我买1捅CD-R,js卖100单价;我买10捅CD-R,js卖80单价。这都是按需求曲线得出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
可见没有差别定价,Q=1时P=100,Q=10时P=80,消费者剩余大于0。若实施差别定价的话js应该卖100+98+96+……+82+80,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请问现实中典型的差别定价(二级价格分级)实例有吗?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觉得移动公司动感地带的短信包月应该属于这种情况吧
西方课本上常举的例子是峰电和谷电的不同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正在看周惠中老师的微观
里面说到麦当劳的优惠券是二级差别价格,使用优惠券的消费者的收集优惠券的这种自我选择行为暴露出了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
他们在对于麦当劳的需求价格弹性比不使用优惠券的消费者大,
因而事实上,麦当劳对不同需求弹性的市场采取了不同的价格,弹性大价格低,弹性小价格,是二级价格岐视。
看完以上朋友的意见,我有另外一个疑惑,你们怎么看待批发市场是“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