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785 2
2011-01-04
摘  要:谈心的过程,应当是通过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使谈心对象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谈心态度诚恳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这样,不仅能够消除谈心对象的对抗,怀疑,恐惧,轻视等消极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自尊的火焰,使谈心产生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谈心,心理分析,策略
    一、谈心活动的心理障碍分析
    谈心,总是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并且总是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者又往往是上级领导。因而,谈心双方的心理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影响谈心效果的心理障碍而言,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方面。
    1.谈心主动者的心理障碍,比较常见的有
    (1)等级心理。认为自己是领导,比别人懂,比别人强,唯我正确,因而虽然在同职工谈心,还是“居高临下”,奉行“一言堂”作风,总是单方滔滔不绝,而很少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2)角色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民主作风的领导才是富有成效的领导。因而,当一个人所面临的场景发生变化时,自己的举止也应立即变化过来,改变已经不适合时代的作风、习惯。
    (3)敷衍心理。谈心,本是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然而,有的人在与职工谈心时,纯粹是为了凑足谈心数字,往往不认真准备,因而流于形式;有的答非所问,敷衍搪塞,或者事先定调划框,拟好腹稿,届时一问一答,煞有介事。凡此种种,都与主动谈心者对谈心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
    (4)害怕心理。有的人心里有“鬼”,或者对群众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产生了害怕心理。不是怕丢“面子”,怕说错话,就是怕群众作难,怕被对自己有意见的人“将军”等。这当然也就会违背实事求是,平等谈心的精神,影响谈心效果的。
    2.谈心被动者的心理障碍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对抗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出现在与谈心主动者的观点截然相反,或者本人犯有错误尚无悔改之意,认为谈心是有意“整自己”的谈心被动者。这类对象,在谈心时存有戒心。要么不愿正面回答问题或推说不知道,要么言辞尖刻,蛮横顶撞,具有较严重的对立情绪。
    (2)怀疑心理。这是因对谈心主动者半信半疑,进退维谷,或者不知谈心的内容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因此,当得知谈心消息时,必然要对所谈问题作出各种揣测,心中充满了疑虑。这种心理状态将使谈心活动蒙上一层阴影。
    (3)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常出现在面对谈心主动者是高层次领导,特别是一贯以威严闻名的领导,以及犯有较大错误,预感后果严重的谈心对象中。这种对象一般在谈心时坐立不安,心不在焉,或者动作拘谨,词不达意,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些谈心对象对于谈心的内容,或者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是难以有真正的认识的。
    (4)轻视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出现在认为谈心主动者水平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或者认为自己没什么问题,谈不谈都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这些谈心对象往往对谈心持以轻视的态度,甚至对谈心者投以蔑视的眼光。对谈心者提出的问题不愿回答或敷衍了事,想尽快结束谈心。
    二、增强谈心效果的心理策略
    谈心要收到好的客观效果,必须正确运用谈心的心理策略,注意谈心的艺术性。
    1.了解对象心理。不同的谈心对象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即使同一谈心对象,由于地点,时间,背景不同,心理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启人们心扉钥匙的谈心,应当有什么样的锁,就应使用什么样的钥匙。只有“钥匙”与“锁”相配,适应谈心对象当时的心理特点,才能打开人们心灵的门窗。因而,要善于了解和掌握谈心对象的心理,使自己的“用语”尽量符合谈心对象的心理状态,从而缩小彼此之间感情和态度的差距,防止谈心对象产生逆反心理。
    2.掌握适当时机。争取最佳谈心效果,既要了解谈心对象心理,也要把握好最适当的时机。有时,职工有问题主动找上门来谈,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热情接待。如果情况不明不便回答时,除必须马上要谈的问题外,其他问题应暂时回避,劝其以后再谈,这样就可以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当然,谈心时机的成熟,不是坐等而来的,而是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谈心时机的到来。
    3.注意谈心态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谈心者,同接受教育的谈心对象乃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谈心的过程,应当是通过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使谈心对象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谈心态度诚恳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这样,不仅能够消除谈心对象的对抗,怀疑,恐惧,轻视等消极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自尊的火焰,使谈心产生应有的效果。
    4.多讲“开窍”之言。谈心,话不在多,在于让对方入耳入脑,从而真正受到启发,解决思想问题。这就要做到少讲不着边际的空道理,多讲“开窍”之言。谈心时,只有掌握了谈心对象的真实思想,才能有的放矢,多讲“开窍”之言,给予启发诱导,切实解决问题。情况不明,乱发议论,既无针对性又无感染力的谈心,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吴兴涛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1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4 15:23:08
楼主有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5:32:37
很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