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江西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南昌
【原刊期号】20101
【原刊页号】70~76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国际贸易研究
【复印期号】201006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Sino-American Trade
【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世界经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波动与中国经济预警机制建设”(项目批准号:05&ZD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李天德/熊豪
【作者简介】李天德(1949-),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四川 成都 610064)
熊豪(1978-),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四川 成都 610064)
【内容提要】本文以1996年—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为基础,借助贸易特化系数详细考察了中美在具体分类商品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摘 要 题】中美经贸关系
【关 键 词】中美贸易/互补性/贸易特化系数
【正 文】
【参考文献】
[1]Dr. Thomas I. wahl. "china as a msrkect and competitor: are we competitive?"[EB/OL]. http://www. impact. wsu. edu/presentations/pdf/china-as-a-Market-and-compet-tor-Are-We-Competitive. pdf.
[2]T. Chi , P. Kilduff. "An assessment of trends in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textile machinery,man-made fibers, textiles and apparel". Volume:97Issue: 2,2005.
[3]Steven Beningo, Brian W. Sloboda.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EB/OL]. 2007-6-2.
[4]周敦仁.中美经济贸易互补性决定了贸易交流的双赢局面[J].国际展望,2001,(6).
[5]周茂荣,杜莉.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9).
[6]潘文卿,马晓慧.中日、中关贸易的变动:产业间还是产业内[J].统计研究,2005,(7).
[7]刘晓玲.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6,(22).
[8]张莉侠,孟令杰.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