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业绩也将高速增长”。
对于这种观点我始终有些疑惑。
首先,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增长是两回事情。GDP增速10.9%说的是数量上的增长,这意味着经济体中的每个企业都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更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收益率和利润率会提高。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 X 收益率,仅仅从规模上升就得出业绩提高的说法是不够全面的。
接下来,要探讨的就应该是,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收益率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是怎么样的。我想还是从规模上涨入手。当前GDP的高增长,大家都知道主要是由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的,而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很低。这就意味着这样一个现状:一方面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消费增长比较缓慢,最终必然的结果是供大于求。当然这里的分析是在封闭型的市场条件下,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出口的存在,会缓解内部供求的矛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对于中国的出口一直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估计我们继续扩大出口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这里暂不把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来考虑。
好了,既然供大于求,那么根据西方经济学最最基本的原理,我们能得到的结论就只有商品价格会下降。
继续分析就很明白了,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企业收益率下降。
如果再往后看,那么企业收益率下降将导致企业减少产量,经济进入收缩调整周期。表现为GDP低增长或不增长。
在往后,由于产量减少,需求又会逐渐超过供给,企业收益率上升....
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称之为“经济周期”,所有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中都是这么教我的。
因此,不要看到GDP高增长就联想到企业业绩高增长,如果增长结构不合理的话,可能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经济周期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