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道》报道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地之一浙江海宁的一些小作坊贴牌生产一些知名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方法是在著名品牌后加香港字样(如皇明(香港)等),连被采访的当事人都坦诚这是打擦边球。
贴牌倒也可以,但是质量不可恭维。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太阳能基本粗制滥造,保温层很薄,架子又薄又窄。冬天热水温度达不到标准。
为此,我想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多少是贴牌?还有多少是粗制滥造?
中国制造业创自主品牌之路还要走多远?
二、四川已不愿为江浙输出农民工。
中国制造业利用廉价劳动力创造的低成本神话正在一步步失去光泽。
中国的制造业应该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