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7424 29
2011-02-18
简单均线模型案例分析     http://hi.baidu.com/licai86/home

文件下载地址:
    http://iask.sina.com.cn/u/2015247081/ish?folderid=276916

       技术分析流派从最早的直觉化决策方式,到图形化决策方式,再到指标化决策方式,直到最近的模型化决策方式以及正在研究开发中的智能化决策方式,技术分析流派投资分析方法的演进遵循了一条日趋定量化、客观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用书   《证券投资分析》

金融交易技术方法的发展
    直觉分析交易时代:早期场内交易形式,交易者不多,集中在一个房间内;
    价值分析交易时代:以本杰明·格拉罕姆证券分析开始,后有巴菲特的实践等;主要用于股市,债市。
    图形分析交易时代:以道·琼斯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为主,大多数是形态,画线分析;
    指标分析交易时代:以乔治·雷恩提出随机指标(K%D线)分析方法开始;著名的常用指标有MA,MACD,BOLL等。
    现代组合投资时代:以马科维兹,夏普等为杰出代表。
    模型分析交易时代:以詹姆斯·西蒙斯的量化投资较为有名。
    人工智能交易时代:全自动人工智能交易系统软件,实时行情,智能分析,策略编程开发及测试,预警价位提示,电脑自动下单交易等。
移动平均线分析法是由道·琼斯股价理论演变出来的一种股价趋势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消除股价随机波动的影响,以寻求股价波动的趋势。 均线反应了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成本。均线简单的说就是N个交易日价格的平均线走势。均线全称移动平均线。它是多日股票收盘价格的平均值。

均线的主要特点:
1、追踪趋势:MA能够表示股价波动的趋势,并追踪这个趋势不轻易改变。
2、滞后性:当股价发生反转时,MA特别是长期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趋势,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3、稳定性:MA是N个收盘价的平均数值,相对于波动幅度较大的股价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助涨助跌性:当股价突破了MA后,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实际上是支撑线和压力线被突跛,因此具有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一、优点:(1)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
              (3)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点:(1)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
              (2)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
              (3)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
              (4)均线的滞后性。均线相比价格变化是滞后的。
    那么直接利用简单均线模型,究竟可以取得多少收益呢?下面用真实的历史数据来分析说明。
先从短线开始,再逐步加长。 所有数据均由软件自动生成,错误难免,请大家指正!
附件列表

简单均线模型案例分析G.pdf

大小:775.3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简单均线模型案例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8 14:49: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17:07:04
MA10日平均线单向多头收盘价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23:15:59
风险头寸R值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11:52:08
MA20日平均线单向多头收盘价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9 21:37:46
效果测试指标项说明:
       平均交易周期: 天数/总交易次数
       总收益率(盈利/初始资金): (最终权益-出始资金)/出始资金;
       扣除最大盈利后收益率: (最终权益-最大赢利-出始资金)/出始资金
       扣除最大亏损后收益率: (最终权益+最大亏损-出始资金)/出始资金
       可靠性(胜率): 非亏损交易周次数/总交易次数
       期望收益(平均R乘数): ((历史交易记录的赢利交易的总赢利-亏损交易的总亏损)/总交易次数)/(历史交易记录的亏损交易的总亏损 / 总亏损交易次数)
       平均利润率: 总利润率/总交易次数
       平均每次盈利: 盈利次数/总盈利
       标准离差率: 离差/平均盈利
       标准离差: √(SUM((每次盈利-平均盈利)^2,N)/ N)
       平均盈利率: (每一次的盈利额比总资金额)的均值
       平均亏损率: (每一次的亏损额比总资金额)的均值
       平均盈利周期: 盈利交易总周期数/总盈利交易次数
       平均亏损周期: 亏损交易总周期数/总亏损交易次数
       最大盈利周期: 单笔盈利交易持续的最大周期数
       最大亏损周期: 单笔亏损交易持续的最大周期数
       最大连续盈利次数: 测试周期内连续盈利交易的次数
       最大连续亏损次数: 测试周期内连续亏损交易的次数
       最大连续盈利: 测试周期内最大连续盈利额
       最大连续亏损: 测试周期内最大连续亏损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