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65 4
2021-01-15

现实中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的现象比较常见,最典型的就是住房,连续多年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也有一些产品(例如非智能手机)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根据以上现象,西方经济学构建的模型是供给曲线——斜向上的供给曲线。

但是用供给曲线描述以上现象正确吗?

我们知道,如果需求曲线不变,价格与供给量总是反方向变化:供给量增加,价格减少;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或供给量多价格低(物以多为贱),供给量少价格高(物以稀为贵)。

既然需求曲线不变,价格与供给量总是反方向变化,现在出现了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的现象,那一定是需求曲线变化了。

需求曲线右上移动,会出现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的现象;需求曲线左下移动,会出现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的现象。

原来,价格与供给量的同向变化,是需求变化(增加或减少)的结果。

这样我们对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建模是:一条需求曲线,之后需求曲线分别右上移动或左下移动。在每一条需求曲线上确定一个点——这就是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的模型。

我们认为,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是结果,需求变化是原因。

是需求变化,引起了价格与供给量的同时同向变化。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不是价格上涨引起供给量增加(注意:这是不同时的),不是价格下降引起供给量减少(注意:这也是不同时的)。

这样看来,西方经济学将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建模为供给曲线是错误的。

正确的建模是很多需求曲线上很多的点——这些点如果连成线的话是斜向上的——但连线只能是连虚线,这意味不同需求曲线之间不存在点,点只能在需求曲线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15 16:01:42
价格与供给量同向变化模型.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3:06:41
需求增加,首先引起供给量增加,但增加幅度不足,所以体现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是需求增加的结果。
需求减少,首先体现为供给量减少,但减少幅度不足,所以体现为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是需求减少的结果。
所以,需求变化是价格与供给量同方向变化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7 11:34:47
西方经济学模型错误的原因是:
把价格当成供给量的原因,事实是需求是根本原因。
需求增加,引起供给量增加,但增幅不足,价格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7 12:21:06
价格可以是生产量的原因(之一)。
前期价格是后期生产量的原因。
后期生产量如果全部销售,这又是后期价格的原因之一。
前期价格影响后期生产量,销售供给量与需求决定当期价格。
生产供给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生产量增加;价格低(不是价格下降),生产量减少。
销售供给定律:
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销售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