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的问题思考:
中国统计局2011年2月公布的1月份cpi数据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不仅远低于预计,远低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而且数据刚刚好是4.9%。
其实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中国cpi的问题(包括其它统计数据一样):
1.中国的统计部门隶属于国务院,很多数据是服从行政考虑,让一个不具备独立性的部门来统计公布数据,其可靠性可想而知。(典型事件是:2009年全年房价涨幅为1.5%)
2.我们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以cpi为纲,其实cpi在经济数据中是一个滞后的数据,货币传导到消费者商品价格上时,有严重的时滞性。例如:2009年我们有10万亿的信贷投放,而2009年的cpi数据并不高,但是到了2010年下半年,大家才看到货币高额增长带来的严重通胀。
3.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cpi的构成上有严重问题,食品支出占到了绝大部份,34%左右(2011年有点调整),美国只有15%。而且20多年来,这个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试想,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难道居民的消费构成还和20年前一样基本不变?难道我们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只能吃得起饭?
4.统计制度的不透明,正如第1点所说,是因为其不具有独立性,是个隶属机构,无论在cpi的具体构成还是调整上,都没有准确的公示。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371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