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wuyisd 发表于 2011-2-27 13:21 很多人读博士而不是硕士毕业就找工作,正是因为他们不太喜欢社交或者出头露面,去高校正适合他们的性格。另外,如果博士去高校,一般会很快评上副教授。这时有几种选择:1、把教师当副业,从外面创业,完成最基本工作量后喜欢什么干什么,这时其他工作无法实现的,我的同事就有几个老板;2、努力争取评教授,当博士生导师,如果足够努力一般40岁左右会可以当学生的老板,“压榨”学生搞项目赚钱;3、最普通的人通过各处讲课挣课时费赚钱,总收入10多万不成问题,小康了;4、就在家闲着享受生活,年收入7-10万可以啦,适合女生
fzj320 发表于 2011-2-27 11:09 不管在哪个城市,做大学老师都是最差的选择。不能因为“轻松”而选择大学老师。
marny 发表于 2011-2-26 14:53 其实问题很简单,人各有志……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不一样,有些人喜欢一些稳定一点的,老有所依的生活……
josejose 发表于 2011-2-26 14:54 楼主,我们假定大部分人都是理性的,且存在套利的动机 (一小部分非高校不进,或非金融机构不去的人先排除掉,至少我周围的博士们很多都是抱着“还没想好”、“到时候再看”的两手心态。经历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我想大家都意识到了,金融机构的招聘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最极端的情况就是,08年、09年很多券商、基金根本就不进人了。所以从博一刚进校时就将未来的路过早确定,未必赶得三年后的实际变化) 而在博三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其实是既有机会面试高校,也有机会面试金融机构的 但最终为何一部分人去了高校,这自然有他们的理由。 如果有两份offer同时摆在面前 一份是年薪8-10万元的高校教师岗位 一份是年薪X万元的金融机构机会 结果相当多人选择了高校教师职位,放弃了金融机构的机会,为什么? 很显然,要么是这个X还达不到让他们心动的程度, 要么是他们觉得拿到这个X的收入,与必须付出的精力乃至于健康程度(如经常陪客户喝酒、长期出差调研)相比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