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楼主怎么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谈一些个人的拙见,欢迎拍砖!
首先是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生中是经典的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初级的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就是供求规律(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都是这样),或者说价格规律,然后分供方,需方两条线索分别讨论,然后又总体谈论他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比如说到的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等。
中级的西方经济学,这个国内外目前还是有一些争议,比如说国外的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含微观、宏观)》,平迪克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多恩布什的《宏观》等,国内的像北大,清华,复旦,人大,武大等学校都有组织编写,主要是适应硕士研究生使用,但觉得都不怎么样,没有很好的体系,所以不加评论。
高级版本的,经典的可以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的,中英文版本的都有,《高级微观经济学》杰弗瑞的,个人觉得高微的核心框架就是偏好理论,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适合偏好理论,《高级宏观经济学》是戴维.罗默的,核心框架就是拉姆齐-戴蒙德模型,后面的内容都是在此框架下进行的。国内的高级版本,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都有组织写,个人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