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国财政改革
产生原因:先说五个(分类方法是版面原因)。
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续。
中国的GDP总量现在世界第二,同时各国的财政都存在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预测各国将会陆续减少甚至停止对中国的援助或是转移援助的中心。正如几天前英国和日本已经做出这样的宣布,日本表示今后的援助将着重于教育和环保。自此始,中国立于风口浪尖。
二和三、中国财政传统和现行政治过程。
如上述,刺激经济复苏进而发展是世界各国当今主要任务,但在多国采用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时,为什么中国用的却只是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虽然个税、房产税都在改革试验,但很不幸,减税对中国经济刺激作用不大,因为共产党**采取的是对生产环节征税,减税不过是减少生产商的成本。消费者看不到价格的变化,其消费行为不会受到激励,经济当然不会受到多大刺激。同时虽然制度上规定不同,但现在中央**和地方**确有联邦**博弈的特点,从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可见一斑。如果不平衡好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我认同的流派是它们都是存在的,而且在之后论证中作用重要),势必导致过度的地方**财政努力,市场结构扭曲。故,改。
四和五、中国全面小康诺言,及现在的财政状况。
前者达到的时间,2020年——左右——吧。后者,算下这十来年的GDP,财政收入(先不骂支出)各自的总量、比例、增速,做一个高中代数的银行利息计算题,得答案:财政收入和GDP达到相等的年份是?BINGO,2020年……左右……吧……BRAVO.
我的观点:财政改革是当今(占世界经济很大地位的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改革方向有财政公开化,征税方法,地方**与地方**间的纳什均衡(这个生猛,有涉及的同道请指教下,拜谢)。
如果让我写一篇论文,我的题目是:《论中国财政改革——地方和中央“**间”的合作或博弈》
P.S: 看了4楼5楼准备补一句话:这算我一部分论文提纲。不过如果有异曲同工或纯属巧合之类的也贴了吧,很好奇各种观念灵感,而且我论文还没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