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41 2
2011-03-04
有友人问我,日本是如何思考GDP和人均GDP问题的呢?

突然遇到这一问题,得好好整理思路才能回答。

十多年来,在日本生活工作中与日本各界人士有广泛的交谈,话题亦非常广泛。现在回想起来,其中竟然没有日本GDP方面的话题。近2年来关于GDP的话题多了起来,都是中国方面的GDP话题。一经分析,也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自从1968年日本成为GDP第二/人均GDP超1万美元以来,几十年的岁月已使之成为习惯,一种当然的事情也就不能成为话题了。这20年来,日本一直运行在人均GDP4万美元的舞台上。有与之相关的普遍话题——1亿总中流,这是指全日本人人都成为中产阶级。日本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问题是这一构造开始出现松动,谈论其崩溃的人多了起来。日本GDP虽经历着超低速成长,但是仍在增长,只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越来越现实化。

去年,中国成为GDP第二时的人均GDP约4000美元,与日本当年的1万美元有实质性的差距。报道上有说法,“普遍认为,人均GDP是比GDP更科学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 ”美国现在的GDP的值正好能使中国人均GDP成为1万美元。
据美国学者的种种核算,鸦片战争前的中国GDP约为世界的30%,但同时的人均GDP也是落伍者。为此,压倒一切的大人口数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2006年起,近千万人口大都市的人均GDP思考,从广州开始。中国进入了大都市超人均GDP1万美元的收获期。人均1万美元是难关,从1万到2万只是时间问题,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过10年而已。中国三大都市圈约1亿人口,20年内向人均GDP4万美元挑战,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是中国文明承担历史性义务必需的硬件性指标。没有这样的区域硬件,中国的创新不可能实现系统化。一个只能零碎创新的民族是永远没有前途的。各大都市开始思考2万美元的事,进而思考4万5万的战略,实在是令人鼓舞的大实事。象伟人都有伟大的责任心一样,一个

称得起伟大的城市,同样有自己的命运——与人格和国格相对称,有自己的城格(市格)。

中国进入了“人均GDP”思考时代,这是自己生存的区域论格并且数据化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4 09:43:06
一“人均”就熊了……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但愿各界精英在赞叹我中华伟大之时,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水平低的可怜!
我们有灿烂绚丽的文化,但是我们的人均文化水平很低……
我们有照亮人类历史的四大发明,但是我们人均科学水平低的可怜……
我们的GDP在两千多年里占据世界GDP的30%—70%,但是我们的人均GDP一直不高……
我们号称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是我们一直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人均幸福指数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天壤之别……
我们号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国家,但是真正信仰马克思的人聊聊无几,人均马克思水平无限趋近于0……
我们号称是人民民主专政,公仆为人民服务,但是现实是人民被公仆专政,人均政治文明处在世界末流……

…………………………………………
一切的一切,均是一个“人均”啊,希望有一天中国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均”强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4 10:46:41
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我们要相信祖国的发展,我们一直在进步!
毕竟我们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要想全部达到中等水平,不能操之过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