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3-15 09:02:06
不是毫SV,是微Sv
21# insigh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07:12
希望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不会造成更多的灾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09:34
没有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09:39
希望是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11:27
这个确实容易引起恐慌  希望这位教授所言都是事实 不过之前俄罗斯媒体报道的三个敢死队梯队直接进入核电站手动排除风险的事怎么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17:26
这要是国内专家说这样的话,大家的回帖还是这样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26:48
酱油哥哥 发表于 2011-3-15 09:17
这要是国内专家说这样的话,大家的回帖还是这样么?
如果是在国内,就应该反着去听,比如说没有危险,那就应该果断撤离,如果说很危险,那就不用慌张,压根儿没事儿。当然,国内的垃圾工程恐怕不用地震也终有一天会出事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26:59
我想到了我国的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31:53
果真很全面。。。。多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32:50
超级专业,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48:19
非常科普,楼主水平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50:10
insight 发表于 2011-3-15 08:25
福岛核电站周围检出的核辐射大幅上升,成第二个切尔诺贝利事件

福岛核电站周围检出的核辐射大幅上升到3130毫希/小时.
http://headlines.yahoo.co.jp/videonews/jnn?a=20110315-00000014-jnn-soci
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人所接受的最小辐射量为6000毫希
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又一个切尔诺贝利事件.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2595&page=1&from^^uid=720513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52595-1-1.html
真是的。。。连单位都搞不清楚就瞎扯。

还有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都有很大影响的。。。。 在你隔壁放一个铀235, 和让你吞了碘131. 效果都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52:11
,很厉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09:53:20
大家加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03:33
我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其中还有些地方不了解,我不知道链式反应已停止,而余热的产生按文章中提到的应该时间很短(衰变的过程只有几秒),怎么到现在余热还没有散发完,还能和海水中的一些元素集合,释放出放射性~非核相关专业的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07:24
非常给力,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08:11
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棒棒都露出来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10:26
apologize 发表于 2011-3-15 10:03
我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其中还有些地方不了解,我不知道链式反应已停止,而余热的产生按文章中提到的应该时间很短(衰变的过程只有几秒),怎么到现在余热还没有散发完,还能和海水中的一些元素集合,释放出放射性~非核相关专业的见谅~
因为衰变周期还没有完全结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17:54
太专业了,不过有些安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26:25
很专业,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31:59
感谢LZ分享科普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32:17
好精彩!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35:59
虽然楼主很专业,可是我还是觉得危险万分。
科学不管多精密,总是会有你意料不到的失败。
航天飞机、卫星发射,哪一样不是层层措施?最后还不一样有失败的案例?
从一般的理论出发来分析,就得出结论“无需担心”的结论,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的情况是“意外”

Posted from ipad at http://www.roogu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47:47
不知道该专家是不是为了安慰大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53:16
“在释放压力时同时释放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非常小剂量的铯和碘同位素。如果在释放时你正好坐在出口上,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戒烟使得你的期望寿命值回归从前。这些铯和碘同位素会被带入海水,然后就不会再检测得到。”是什么意思?抽烟与核辐射有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0:56:40
呵呵,受教了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1:04:34
感觉在看美国的科技片 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1:05:06
反正2012也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1:05:17
了解一下,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5 11:08:54
好赞,讲的太好了,小白竟然也看懂了大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