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5-25 14:35:14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3:51
专家学者是否在精神上独立,保持学术上的精神自由,还是从属于特定的利益群体,是一个疑问,所谓屁股决定 ...
据野史,特区方案在广东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提交到北京之后也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陈云也是鼎力支持。但也有强烈反对的声音,那就是一群经济学家。那个年代,中国全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稍有自己看法的都活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5 15:43:1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4:35
据野史,特区方案在广东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提交到北京之后也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 ...
我说的是现在,不是过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5 15:48:0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4:24
排在第一位的那个最重要要素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很难改变的,因此砸多少钱下去、砸多少政策下去都没有用 ...
所以,借助网络张力,10年来资本巨头极速膨胀,近两年更是扩张到多个领域。而顶层似乎茫然无感。客观地说,不看好原生part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5 15:54:51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5:43
我说的是现在,不是过去。
马经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强制性的,因此现在比过去也好不到哪去。张五常说中国只有五个半及格的经济学家,这也许都给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5 15:58:44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5:48
所以,借助网络张力,10年来资本巨头极速膨胀,近两年更是扩张到多个领域。而顶层似乎茫然无感。客观地说 ...
日本的人文改良就花了好几代人时间。中国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人文改良的重要性,仍然是采取急功近利的“顶层设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5 21:26:2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5:54
马经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强制性的,因此现在比过去也好不到哪去。张五常说中国只有五个半及格的经济学家,这 ...
马经教育在东南沿海怎样,对此不了解,倒是有兴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09:02:04
qi509 发表于 2021-4-22 09:43
人口的流的决定与自然。就像原先的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

现在的人口流的是政策造成的。
人口流动决定于当地经济,如果在当地就可以顺利就业,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都是人口膨胀后被逼向外移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09:47:41
象鼻子 发表于 2021-5-26 09:02
人口流动决定于当地经济,如果在当地就可以顺利就业,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都 ...
没错呀。

人口流的决定于自然。而我们却这画一个圈那画一个圈,就不是自然现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13:21:46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21:26
马经教育在东南沿海怎样,对此不了解,倒是有兴趣。
政改没有启动,教改就不会启动,那么全国教育都是一样的。宪法明文规定了马哲教育,那么强制马经教育就顺理成章。我儿子大学经济学和法学,读研金融学,都在广州。读到大二的时候我问他,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哑口无言。我知道他这么努力学下去一定会成废物,因此必须另外给他补课,补那些学校里一定不会教的东西。补课的效果看来还不错,他居然让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冷场,让他的导师挣足了面子(导师为他的课题打下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13:31:0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4 13:47
并非整个东南沿海都能走通,严格来说就是广府人把路走通了。文化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但文明却是千百年 ...
说到文化南迁,杨广下江都,有无这方面的因素,不知有无学者分析研究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14:00:10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13:31
说到文化南迁,杨广下江都,有无这方面的因素,不知有无学者分析研究过
汉文明的浩劫之路应该是从秦大一统开启的。直到南宋灭亡,这整个过程都是被驱赶南迁的过程。有幸的是,无论习俗伦理有多么游牧化,语言有多么胡化,文字、泛信仰、世俗价值,这些自先秦就已经成熟的文明本质却始终没有改变,哪怕几十年联俄联旧教并强制灌输单一信仰也没有发生多少改变。世俗文明的骨髓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14:02:38
世俗文明的骨髓还在,而且传承得最好的还是南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16:50:1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14:00
汉文明的浩劫之路应该是从秦大一统开启的。直到南宋灭亡,这整个过程都是被驱赶南迁的过程。有幸的是,无 ...
杨广下江都有哪些原因,隋亡与此的关联度如何,是说这个问题。这个飘太远了,与主题无明显相关,不多展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21:34:3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13:21
政改没有启动,教改就不会启动,那么全国教育都是一样的。宪法明文规定了马哲教育,那么强制马经教育就顺 ...
或许是另一种状况:以沿海讲求务实的氛围,或许学校视马政经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实际教学中不当回事。我不了解,纯属猜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21:41:00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16:50
杨广下江都有哪些原因,隋亡与此的关联度如何,是说这个问题。这个飘太远了,与主题无明显相关,不多展开 ...
经济活力就潜藏在人文当中,制度政策也只能够起到释放或者压抑活力的作用。如果经济活力的天花板本来就很低,那么再公正的制度也只能使经济发展到达天花板的高度,再也无法向上突破,这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要爬出“中等收入陷阱”,只有花几代人的时间去改良人文,没有别的捷径。

另外,熊彼特在《经济发展》一文前言里告诉我们,追溯经济现象的成因,还必须追溯到“非经济的基地”才算成功。某些飘太远的,看似无明显相关,也许那里面就有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也想不通的关键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6 21:45:45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21:34
或许是另一种状况:以沿海讲求务实的氛围,或许学校视马政经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实际教学中不当回事。我不 ...
某些东西先入为主,它就可能害人一辈子。比如说,13岁之前处于一种“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的语言氛围当中,那就很可能一辈子都是“没有逻辑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7 13:58:5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21:41
经济活力就潜藏在人文当中,制度政策也只能够起到释放或者压抑活力的作用。如果经济活力的天花板本来就很 ...
改良人文的话题,我发不出来回复。关键词是资#本@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8 11:51:26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7 13:58
改良人文的话题,我发不出来回复。关键词是资#本@革$命
改良人文,差不多就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了。这类话题被论坛拦截也不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8 11:59:27
东亚人创新能力低下,原因就在儒。日本去儒就花了几代人时间,中国去儒花十代人时间都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5-28 21:19:1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8 11:51
改良人文,差不多就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了。这类话题被论坛拦截也不奇怪。
有兴趣的学者,可以研究留意资#本{}革@命,从近两年沿海地区民间资本办学潮看,萌芽蓬勃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 20:53:0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8 11:59
东亚人创新能力低下,原因就在儒。日本去儒就花了几代人时间,中国去儒花十代人时间都不够。
不至于这么悲观。激活武昌精神,从商业文化引入新风,会比较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 21:09:24
yuye001 发表于 2021-6-2 20:53
不至于这么悲观。激活武昌精神,从商业文化引入新风,会比较快。
日本的儒就来自中华,他们去儒不那么痛,但也要花好几代人时间。儒在中华如此根深蒂固,我们去儒会很痛,因此花十代人时间都不够。儒对创新能力的压抑,这个话题很不容易讲清楚,但事实也许可以说服国人——但凡儒所到之处,创新能力无不低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 22:37:3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8 11:51
改良人文,差不多就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了。这类话题被论坛拦截也不奇怪。
前两年似乎媒体报道,雷军是武汉市ZF的人才招聘顾问,若确凿,很好的思路,从这角度往体制内导入新风。落后地区都应该学习类似新颖思路。<br>
口嗨,抱怨,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4:53:4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2 21:09
日本的儒就来自中华,他们去儒不那么痛,但也要花好几代人时间。儒在中华如此根深蒂固,我们去儒会很痛, ...
数据 资料 时间轴  地区表现的差异,如此分析会比较清晰。笼统的看法可能偏颇。
落后地区应该用心学习武汉。用商业文化推动创新精神 法治观念 民主意识,武昌精神底蕴的积极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5:02:59
yuye001 发表于 2021-6-3 14:53
数据 资料 时间轴  地区表现的差异,如此分析会比较清晰。笼统的看法可能偏颇。
落后地区应该用心学习武 ...
可近几十年来,中国从东欧和苏俄引进的却是仇商的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22:47:4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3 15:02
可近几十年来,中国从东欧和苏俄引进的却是仇商的主义。
动不动就拿国家说事的,要么愚昧傻,要么装傻愚弄他人。
东南沿海不存在这个问题,内地落后地区要么自己改变思想观念,要么继续落后。
按区域人文/地理条件说,河南湖北同为内陆省份,发展却快,其他地方可以学习。
中东南沿海的发展速度,资本革命促成人文改变大概也会很快。
总有些愚不可及的,被潮流抛弃淘汰是必然趋势。
有良知的学者悲天悯人,商业力量只讲结果。这是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4 15:10:4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3 15:02
可近几十年来,中国从东欧和苏俄引进的却是仇商的主义。
君子远庖厨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使得人文社科学者往往流于表面,不能/不愿深入问题的底层真相。国家谈的多,个体谈得少,难以深入微观具体的人文社科话题。
以公司为研究对象的组织理论,就是一门很值得研究,实用意义强,且不涉及红线的理论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4 16:29:39
yuye001 发表于 2021-6-4 15:10
君子远庖厨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使得人文社科学者往往流于表面,不能/不愿深入问题的底层真相。国家谈的多 ...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人们总喜欢着眼于地理、气候、资源、人口、制度等等硬因素,几乎没有谁会去着眼于人文这个软因素,也许是数学在软因素那里毫无用武之地的缘故。其实人文这个软因素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第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使所有国家都成为发达国家?这个问题只能用人文这个软因素来作出解释。

中国改开史本来就是个非常难得的研究素材。改开前就有经济学外行人将人文因素与制度因素综合考虑,并建立起自己另类的经济学说,这套学说也正是特区方案底气。只可惜,这些东西都必须尘封。基本上不懂建筑的人会是总设计师?我当然不相信,因此我有极大的兴趣去探寻这些东西的出处。我找到了。

人文社科是一定会碰红线的,哪怕以公司为研究对象也不例外。我们央企与欧美跨国巨头合作的公司就是很不错的研究对象。两种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它甚至会产生出火药味。研究两种不同企业文化背后的原因,一定会触碰红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5 21:46:4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4 16:29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人们总喜欢着眼于地理、气候、资源、人口、制度等等硬因素,几乎没有谁会去着眼于人文 ...
《组织行为学》——多年前看过的工商管理类书籍,美国的,可以了解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5 21:47:18
杨轶清:不打仗的年代,企业家就是英雄
杭州日报
06-03 17:45杭州日报官方帐号
关注
记者 蔡杨洋 文 王毅 摄

浙商,被誉为中国第一商帮,是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无论是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二板文化”,还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讲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一代浙商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鼓舞着众多后来人。

日前,天下杭商精董班企业家学员走进浙商博物馆,从承载着浙商文化历史的各类藏品中了解浙江经济创变的“人、物、事”;与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面对面交流,聆听浙商精神的思想史、浙商创业的实战史。

“打仗的年代,将军是英雄。不打仗的年代,企业家就是英雄。”现场,杨轶清教授分享了宗庆后、李书福、鲁冠球等企业家的故事,带大家领略创业者最英雄的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