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3:51 专家学者是否在精神上独立,保持学术上的精神自由,还是从属于特定的利益群体,是一个疑问,所谓屁股决定 ...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4:35 据野史,特区方案在广东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提交到北京之后也得到了经济官员们一边倒的支持。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4:24 排在第一位的那个最重要要素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很难改变的,因此砸多少钱下去、砸多少政策下去都没有用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5:43 我说的是现在,不是过去。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15:48 所以,借助网络张力,10年来资本巨头极速膨胀,近两年更是扩张到多个领域。而顶层似乎茫然无感。客观地说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5 15:54 马经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强制性的,因此现在比过去也好不到哪去。张五常说中国只有五个半及格的经济学家,这 ...
qi509 发表于 2021-4-22 09:43 人口的流的决定与自然。就像原先的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 现在的人口流的是政策造成的。
象鼻子 发表于 2021-5-26 09:02 人口流动决定于当地经济,如果在当地就可以顺利就业,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都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5 21:26 马经教育在东南沿海怎样,对此不了解,倒是有兴趣。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4 13:47 并非整个东南沿海都能走通,严格来说就是广府人把路走通了。文化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但文明却是千百年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13:31 说到文化南迁,杨广下江都,有无这方面的因素,不知有无学者分析研究过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14:00 汉文明的浩劫之路应该是从秦大一统开启的。直到南宋灭亡,这整个过程都是被驱赶南迁的过程。有幸的是,无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13:21 政改没有启动,教改就不会启动,那么全国教育都是一样的。宪法明文规定了马哲教育,那么强制马经教育就顺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16:50 杨广下江都有哪些原因,隋亡与此的关联度如何,是说这个问题。这个飘太远了,与主题无明显相关,不多展开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6 21:34 或许是另一种状况:以沿海讲求务实的氛围,或许学校视马政经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实际教学中不当回事。我不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6 21:41 经济活力就潜藏在人文当中,制度政策也只能够起到释放或者压抑活力的作用。如果经济活力的天花板本来就很 ...
yuye001 发表于 2021-5-27 13:58 改良人文的话题,我发不出来回复。关键词是资#本@革$命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8 11:51 改良人文,差不多就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了。这类话题被论坛拦截也不奇怪。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5-28 11:59 东亚人创新能力低下,原因就在儒。日本去儒就花了几代人时间,中国去儒花十代人时间都不够。
yuye001 发表于 2021-6-2 20:53 不至于这么悲观。激活武昌精神,从商业文化引入新风,会比较快。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2 21:09 日本的儒就来自中华,他们去儒不那么痛,但也要花好几代人时间。儒在中华如此根深蒂固,我们去儒会很痛, ...
yuye001 发表于 2021-6-3 14:53 数据 资料 时间轴 地区表现的差异,如此分析会比较清晰。笼统的看法可能偏颇。 落后地区应该用心学习武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3 15:02 可近几十年来,中国从东欧和苏俄引进的却是仇商的主义。
yuye001 发表于 2021-6-4 15:10 君子远庖厨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使得人文社科学者往往流于表面,不能/不愿深入问题的底层真相。国家谈的多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4 16:29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人们总喜欢着眼于地理、气候、资源、人口、制度等等硬因素,几乎没有谁会去着眼于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