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3-24 07:22:45
货币的支付功能,虽然最后又回来了,但是作用已经起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7:50:56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7:57:20
所以有时候需要流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12:08
这个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不是可以避免挺多纠纷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14:11
南无阿弥陀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17:01
一直都觉得三角债很神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23:02
这就是当年解决三角债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23:43
每个人都有债务,债权,平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41:49
其实这个故事应该是关于GDP的,也就是说最后统计出来数据显示,GDP增加了60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44:15
yes it is

10# ivonkell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45:11
挺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46:04
好比化学反应,货币是催化剂,发挥作用后,不变。
而游客外的其他人则是在货币作用发生时,由于同时具备等量的债务和债权而中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53:42
每个人都有1千元的债务和债券,是一个连还债,找到一个切入点就可以解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57:12
结点其实就是旅馆老板的债权债户刚好抵消,别的人再入到这个连环债务当中,实质上也就抵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58:09
1# Cesc_free
呵呵,其实如果没有这1k块钱,让这几个当事人聚到一起,把债权说清楚本也可让债务一笔勾销的。在这里,1k块钱只不过做了一个流通媒介而已。
简单化就是,A欠B一块钱,B欠C一块钱,C欠A一块钱,A,B,C三人把这债务关系说清楚,就互不相欠,一笔勾销了对不。
当然也可以,A先拿1块钱还给B,B再还给C,C再还给A,这样1块钱还是回到了A手里,且债务全部还清。
只不过,现实生活中,如果债务链比较长的话,还是LZ的这个小故事来的比较直接和可行,因为很难把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债权人拉到一起。
但是,LZ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超出债务还清的问题——货币流通的好处,大家都想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8:59:44
呵呵,是多角债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01:23
有点意思,以后看是否有利用的时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02:52
楼主 意不在说明流通问题,楼主用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当今的社会现象,苦的谁?富的谁?创造财富的是谁?攫取财富的又是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04:11
现实生活中的债权债务比这复杂的多,让他们都在一起说清楚然后只清理所有的应收应付的差额。这个确实很不错,赞成货币的流通功能。
就是不明白,这跟GDP有什么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05:09
货币流通比这个更具普遍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09:13
这需要什么解答?就是不计损失、不计货币时间价值等条件下(一种假设的条件)的货币符号性体现。当然货币也是一种心理契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16:56
1000元注入解决了三角债,值得思考。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形成三角债?我们假设,一开始这个经济圈里就存有这1000元现金,那三角还能形成吗?答案是:也许会,也许不会。只要每个人对这个经济循环充满信心,不把这1000元窖藏起来(当然也排除1000元的不翼而飞,丢失、损坏等),三角债就绝对不会形成。如果我们改变假设,一开始经济体就没有1000元,还会存在三角债吗?答案是:也许会,也许不会。在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里,就没有这么复杂的债务关系,三角债也没有生存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所在的信用社会,没有这1000元,就会引发三角债。所以从表面上看,三角债是货币紧缩的产物。但在更深层次上分析,就会发现,三角债是信用经济的必然产物。货币注入可以解决三角债,但是更有效的方法是完善经济的法制建设、以及债权的交易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17:13
店主亏了一千~~~没看出来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19:13
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了一个媒介的作用, 如果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同样等值的证券亦可有同等作用;还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2:26
信用链条太长,容易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4:08
货币流通的效果本来就是这样  且不说招妓的钱能不能刚好等于房费  那妓女没什么货币上的收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6:35
连环账务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7:35
多角载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8:24
哈哈,很有趣!同学们的评价也都很好啊!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考虑人们的时间偏好率和货币的贴现率,如果考虑这些后,就很难这么理想了,因为在这些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成本(类似于摩擦损耗),而这些成本只靠这1000块钱就解决不了了···
关于理想状态下是会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李嘉图等价性(**发不发债券以及发多少、加不加税负竟然不影响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09:28:57
多角载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