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3-24 13:55:15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这个也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14:24:09
可以通过中介试试……他们比较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23:04:58
谢谢楼上各位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23:09:13
笨笨狗 发表于 2011-3-24 12:54
你直接投英文的,中文很少发纯数理的,我自己就是干这个的。你可以投SSCI比较低的。如果你不这么看中SSCI,建议投Economic Bulletin
中文的纯数理这么难发啊。。SSCI的话,我水平还是不够啊。。不敢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2:54:35
根据我的感觉,《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比较容易接受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可能跟这两个杂志的审稿人群体比较年轻有关。毕竟年轻学者功底更好一些,对理论模型的理解相对好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对理论研究比较排斥,经常未经外审就直接扔掉。即使有幸通过初审进入外审阶段,这几个杂志也喜欢找年纪较大的成名学者。而成名学者审稿的认真程度往往不如年轻学者,经常拖着不审,或者随便找个毫不沾边的理由把你拒掉。我听说蔡宏斌、龚六堂这样级别的学者,也被这些杂志以极不靠谱的荒唐审稿意见拒过稿,还不给投稿人任何申诉的机会。所以,在这些杂志发表理论论文,很大程度要靠人品和运气。当然,你有其它特殊本事,就另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3:52:46
我也有样的问题啊,写的几篇全是数理的,都还在审。发现很多杂志都是计量实证的。不知道往哪里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9:28:16
venite 发表于 2011-3-25 12:54
根据我的感觉,《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比较容易接受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可能跟这两个杂志的审稿人群体比较年轻有关。毕竟年轻学者功底更好一些,对理论模型的理解相对好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对理论研究比较排斥,经常未经外审就直接扔掉。即使有幸通过初审进入外审阶段,这几个杂志也喜欢找年纪较大的成名学者。而成名学者审稿的认真程度往往不如年轻学者,经常拖着不审,或者随便找个毫不沾边的理由把你拒掉。我听说蔡宏斌、龚六堂这样级别的学者,也被这些杂志以极不靠谱的荒唐审稿意见拒过稿,还不给投稿人任何申诉的机会。所以,在这些杂志发表理论论文,很大程度要靠人品和运气。当然,你有其它特殊本事,就另说了。
恩,我也开始打算试试《世界经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23:50:10
josejose 发表于 2011-3-23 20:02
其实很多人搞纯模型的文章也是逼不得已,特别是做宏观金融的
如果你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经常会遇到时间序列太短的困境
又无法通过省际、或是使用更高频数据来检验(有些统计指标季度以下都没有)
而我那些做微观金融的同学,研究上市公司的,从来不必担心数据的问题
比如我现在写的一篇文章
比较理想化的状态是先搭一个简单的模型,再来经验检验
但数据可得性确实是最大的短板
没办法,只好把简单的模型复杂化,不停往里面加东西……
有时真的很羡慕美国的学者,很多变量,比如行业就业人数,月度的数据都有的
我老师们最常对我说的话就是Why China?他们的意见既然找不到数据,就不要做中国问题研究。。。除非能证明中国例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并且研究结果对丰富理论成果有意。。

当然,抛开中国数据,大家都研究美国和欧洲也不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1 20:28:34
venite 发表于 2011-3-25 12:54
根据我的感觉,《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比较容易接受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可能跟这两个杂志的审稿人群体比较年轻有关。毕竟年轻学者功底更好一些,对理论模型的理解相对好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对理论研究比较排斥,经常未经外审就直接扔掉。即使有幸通过初审进入外审阶段,这几个杂志也喜欢找年纪较大的成名学者。而成名学者审稿的认真程度往往不如年轻学者,经常拖着不审,或者随便找个毫不沾边的理由把你拒掉。我听说蔡宏斌、龚六堂这样级别的学者,也被这些杂志以极不靠谱的荒唐审稿意见拒过稿,还不给投稿人任何申诉的机会。所以,在这些杂志发表理论论文,很大程度要靠人品和运气。当然,你有其它特殊本事,就另说了。
也不至于吧,经济研究上还是时不时可以看到理论模型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