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数字化企业管理
892 0
2021-05-21
PM:徐文—\/ : OrangeAndLemonCream

数字化分销体系的转型,是全链路的转型。 必须从品牌商开始,实现从品牌商数字化——中间分销数字化——下游的数字化,得力作为40年国民品牌,在吉客云助力下,赋能3000+分销商,同步库存信息,及时分发,有效提高库存周转率,实现分销系统数字化。

分销渠道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从商品分发、库存共享、订单流转以及对账结算等角度提高分销效率,助力得力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让运营更具精细化。


如何破局传统渠道的分销难题 :

以库存信息同步为例,之前面对分散且波动的订单,会出现有的分销商无货可发,有的分销商商品积压等问题,在使用吉客云之后,库存数量实时同步给各个分销商,分销商将库存数量同步到各个销售平台,实现全网库存量的实时共享。

再如订单发货信息和回传,得力近千家分销商,每天的订单数据浩如烟海。使用吉客云之后,分销商的订单、物流信息通过吉客云系统,自动完成从得力的中心仓——分销商——销售平台的同步流转。 如此一来,不仅确保了物流的时效性,实现了高效配送,又拆解了分销商的库存压力。

有了订单交易才能盈利 有业绩,企业才能持续发展,订单中包含商品,优惠、用户、收货信息,支付信息等一系列订单实体实时数据。通过订单中心,实现对线上订单、线下订单以及第三方订单的管理,支付订单接受、订单自动合并和拆分、自动匹配仓库、库存控制自动匹配快递、结算与支付等一系列订单协同作业。订单生成后,随着订单的流转更新状态。不同业务类型的订单状态,例如:机票、服务订单、商品服务订单等和最常见的纯实物商品订单会有所区别。


实物订单的状态流转:

  • 待付款:用户刚提交订单,尚未付款,等待用户支付。由于待付款状态会锁定库存,一般 会设置库存超时后释放(例如唯品会的30分钟后倒计时库存释放)功能。
  • 待发货,用户付款后,等待商家发货。
  • 待收获。商家已发货,等待用户收货。
  • 交易成功,用户确认收货后,订单 已完成交易。
  • 已取消,付款之前取消的订单,超时未支付的订单或者用户主动取消的订单都会产生这种订单状态。
  • 售后中;用户在付款后发货前申请退款,或商家发货后用户申请退款退货,都会产生这种状态。订单售后状态又分许多种。
  • 交易关闭:当售后完成后的订单状态。“已取消”的订单状态可以合并到“交易关闭”中,

订单状态的正常流转是:

  • 待付款;
  • 待发货 ;
  • 待收货;
  • 交易成功。

订单的售后状态:

  • 待审核:用户提交退货,退款申请之后,等待审核的状态。在用户已支付待发货状态下,订单未推送至仓库或者在仓库拦截发货成功,系统可以审核通过,当审核不通过时,回到正常流程中,
  • 待退货入库:退货申请审核通过,等待用户退货入库。
  • 待退款,退货入库成功后,等待退款给用户。
  • 待换货入库,换货申请审核通过,等待用户换货入库。
  • 换货出库中; 换货入库后,生成换货出库单,订单出库,
  • 售后成功;当退货,退款成功或者换货成功后,流转至“售后成功:状态,退货,退款的售后成功在主流程序下属于交易关闭,

在售后流程中,如果多次售后,当换货成功后,在流程上还是允许客户有售后环节的, 产品设计中应该考虑允许用户多次发起售后,另外要设置申诉的周期,保证卖家的利益。

比如发货之后,15天确认 收货,交易成功,10天后售后通道关闭。


订单下单过程:

商品下单后流程:

  • 在订单过程中进行安全校验,主要是检测用户是否在黑名单上, 用户购买的行为是否正常等,当检测到不正常时,终止下单。
  • 从商品中心获取商品信息(SKU、规格、价格等信息)
  • 从营销中心获取商品、订单促销信息(优惠券、促销活动、判断是否满足优惠条件,计算出优惠金额)。
  • 在会员中心获取会员权益,例如平台抵扣积分,折扣条件等。
  • 在调度中心校验销售层库存,按照规则锁定库存区域。
  • 根据拆单规则(商家,仓库,订单类型)将订单拆分为若干子订单。
  • 根据运费模板计算运费,根据商品金额,运费,优惠金额计算应付金额。
  • 生成订单,订单状态为待付款  。

在存储订单信息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用户信息、订单基础信息、收货信息、商品信息、优惠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其他信息等等。

订单内容复杂精细,在存储时,除了表结构的设置,还应该注意信息冗余 。特别是商品信息,由于商品的内容不断发生编辑变化,要保存下单快照,避免过长时间后,商品信息丢失。


订单包含的信息:

  • 用户信息:用户帐号,用户等级。
  • 订单基础信息:父订单与子订单、订单编号、订单状态。
  • 收货信息:收货地址、收货人姓名、联系电话、邮编,
  • 商品信息:SKU信息、规格、商品数量、价格、商品图片、所属商家。
  • 优惠信息:优惠券、促销活动、虚拟币抵扣金额,
  • 支付信息:支付方式、支付单号、商品总金额、实付金额、运费、虚拟币抵扣金额,促销优惠金额、优惠卷优惠金额、总优惠金额。
  • 物流信息:物流公司、物流单号、物流状态。
  • 其他信息:发票信息、下单平台、分销渠道。

父订单和子订单:

如果从购物车选中多件商品时,例如选中三个商家的商品,会将这次购买行为拆分为三个订单,这次整体购买行为记录在父订单下。

当系统首次提交订单结算时,会合并自订单,针对父订单进行结算,当提交提交订单后 ,结算中断,或者结算之后,系统在更新订单状态,物流跟踪,针对的是子订单。


分销体系的设计思路:

用户等级设计

通过什么维度划分等级?

销售能力

拉新能力

满足任意一点,带来足够的价值即可


主导用户行为设计

用户自己直接产生交易

用户分享/拉新行为

用户分享/拉新产生交易


分销体系演变

分销的理想演变形式是由一个用户向下发展更多有效用户,因此分销对于一个体系的核心行为,一个是持续多级拉新,一个是直接或间接产生交易。

另一个演变形式是每个用户都努力向上一等级发展,争取更高的利益。

以上两点导致:体系设计方应在奖励模式和运营策略上,对分销商和平台的利益进行平衡,以达到销售+有效用户持续增长的目的。


分销的奖励机制设计

不同阶段,为了实现不同的目标,奖励的多少、类型,起到了决定作用,决定了用户行为。

奖励机制应能够满足不同层级,不同能力模型的用户,有些用户倾向自购,有些用户有分销渠道,有些用户带有多重属性,本质上奖励机制反向影响着用户在体系内的行为,因为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分销者会对体系政策进行剖析和灵活运用,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得利益。

从下到上,劳者多得


分销的晋升机制

头部等级,应作为一个利益点,引导每个层级的用户在体系中成长,以实现更高的满足,一方面是利益满足,一方面是情感满足。也因此应设定一个供新地渠道去攀升的空间,即便是新加入的有很强资源的渠道,也不能直接将它指定到某个高的等级,一定要用户千方百计付出沉没成本,以提高他的期待与动力。

晋升机制应有多个通道:产生交易、带新人;所有直接或间接能产生销售的行为,都应该作为晋升通道。

等级与等级权益

层级:

法律规定分销不能超过三级,因此体系设计最多三级,在初期情况下可以设为两级,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激励政策的调整,可增加到三级,在系统设计时应灵活设计。

入驻门槛:

最初好物满仓的注册主要是提供老用户的邀请码即可注册,没有其他入驻门槛,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有邀请码有渠道的用户,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招手下级,新用户有广泛的来源;弊端就是,没有其他门槛,导致有效用户难以在最初就行筛别。

最初支付成本,会让新用户有动力将付出的钱赚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店主的卖货动力。

等级权益:

权益需结合业务范围进行考虑,给每个等级对应的激励点。

在好物满仓最初的分享体系设计中,货源本身就是激励点,注册者有卖货权利,但入门用户也应该付出一定的成本。这里不再强调货源的重要性,这是此业务通畅成立的基石。

当货源紧俏时,高等级的用户自然可以有优先购货权;或在限购时有优先跳过限购的权利等。

B端批采而言,邮费减免也是一种优惠政策。但最终要的,越高等级的用户,可以拿到毛利以外的返点,这是传统分销渠道常见的激励政策。

升级:

升级的用户越多,代表用户越活跃,也就意味着用户的拉新能力或卖货能力一直在为体系发挥价值。卖货升级就是用户大批量的进货,到达平台要求的临界值,则自动升级;拉新升级则是拉新的用户间接产生的交易到达了临界值,也可自动升级。

保级:

保级主要是对用户价值时效性的把关,激励用户持续贡献价值。如果用户某阶段不再贡献价值,则平台也就无法继续提供各种相应的权益和利益。


用户主要能力模型与行为

拉新能力和卖货能力是分销体系中,用户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促进交易裂变的主要行为。

  • 拉新:拉动新人,新人再拉新人;
  • 卖货:直接或间接进货商品

不同的渠道,对应这两种能力的场景截然不同。

目前的所有小B,比如C转B的微商,宝妈;职业卖货者——贸易商,代购,自媒体,淘系,平台店铺,每个渠道有每个渠道的特质属性。

传统大型贸易商如果参与到分销中,会极速成为较高等级的用户,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广泛的销路,但他们往往也不愿意主动将渠道贡献到体系中,但面对巨大的返点利益,平台可以限制他们进货量,进而逼迫他们将渠道贡献到体系之中。

自媒体,淘系这类中小B往往没有更多的拉新精力,他们的主要行为就是卖货。

微商和代购就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

微商往往聚焦一某一个品牌的销售,微商本身是他们销售商品最初的消费者,她们的用户群体也大多只能接受某一个品类的销路,如果是同类商品,他们受制于自己的品牌,其他品类,她们的消费者可能无法接受。

而代购也有着多种角色,大代购往往步入淘系,有稳定的贸易商供货,或者和海外有长期合作,或者自己本身就是贸易商;小代购则执着于人肉代购,海外淘货,对供销模式不屑一顾。如果代购某一天卖起国货,他们的消费者也不会买账。

那分销体系适用于什么人群?

找准对应品类的大型贸易商是一种,自有品牌拓展自己的分销团队是一种,传统团队有渠道无线上工具则是一种数据化补充。


奖励机制

什么样的刺激,才能让用户持续卖货,或者持续拉新?本质上和传统分销的奖励机制没有太大区别!

及时分润:三级体系内,每一单交易,邀请者都会获得分润,每一单都有入账。

周期奖励:对于直接或间接卖货产生的交易,周期性、持续性的奖励,可以按月,可以按季度,但前提是达到一定的交易额。

年度奖励/奖品:这种更倾向于情感上的一种额外补贴,可以是返现,可以是荣誉,可以是旅行类的体验等等。

产品顾问:徐文—\/ : OrangeAndLemonCrea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