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2992 0
2021-05-24
点上面附件图标,上传附件后可设置现金定价 2.jpg

1章

观念应用

案例分析

某市A公司采取销售商品开具自制收据,直接从仓库发货,不入公司财务账的方式从事账外经营活动,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隐瞒了应税销售收入179 259元,减少应纳增值税30 474.03元。

问题:

这种行为是否是节税?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答案:这种行为不属于节税,属于偷税。偷税是在纳税人的应税行为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以逃避其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具有故意性、欺诈性、隐蔽性、恣意性,使国家税收严重流失。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

实践训练

湖北A容器厂是私营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石油液化气系列钢瓶,法人代表为李某。该厂是当地政府的税源大户,政府给其下达了每年50万元的税收任务。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该厂采取低价销售方式,而要低价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原材料购进时不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话,进货价格每吨可降低100~200元。因此,在购货过程中,该厂有意尽量不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压低进货价格,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取得的专用发票少,又造成进项税额抵扣不足,增加了税收负担。为了平衡税负,该厂进行了如下安排:一是在市场上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二是设置两套账,只让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知道,不让国税部门知道。为了让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做保护伞,答应每年完成80万元的税款任务。这种方法使该厂于2018年隐瞒应税收入4 158万元,并进行年度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假抵扣”,合计少纳税89.5万元。

问题:

(1)该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

(2)该企业的做法是纳税筹划吗?

(3)该企业的做法是什么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答案:

1)该企业的做法不合法。

2)该企业的做法不属于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进行周密筹划,实现纳税最小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

3)该企业的做法属于偷税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基本训练

课堂讨论

1.分析我国纳税筹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答案:

1)我国纳税筹划的现状

宏观层面:税收法制不完善;税收执法不严;企业偷税成本较低。

微观层面:纳税人纳税意识有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短期行为,对纳税筹划的认识不足,但对纳税筹划的市场需求较大;税务代理机构从事的代理业务有限,对开展纳税筹划不积极,筹划内容有限,服务质量较低。

2)发展趋势

应加强法治,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有利环境;应加强筹划指导,增强筹划意识;应更注重事前筹划、长远规划、整体利益;大力发展代理机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降低纳税成本。

2.分析节税与避税的区别。

答案:节税是在遵守现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减轻税负为目的,选择税负最小的方案。简单地说,节税是纳税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政策,以降低税负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安排,选择有利于节约税收支出的生产经营方案。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某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等的巧妙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一种经济行为。其实质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避税在税法上并未受到限制,当然亦未得到肯定。利用税法的不完善性,通过“变通”“调整”等手段,可以达到规避税负的目的。目前,尚未有一个国家在法律上规定避税违法而予以制裁,因此避税本身并不存在合法与违法的问题。

2章

观念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1  张某夫妇在一所高校附近开办了一家歌舞厅。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且起征点为每月20 000元。2018年4月,该歌舞厅经营收入为20 100元,应纳增值税税款为1 206元,税后收入为18 894元;2018年5月,该歌舞厅经营收入为19 900元,不缴纳增值税,税后收入为19 900元。张某发现了这两个月纳税的差异。经咨询得知,自己享受了增值税起征点的优惠政策。张某从过去经营收入状况中发现,在整月持续经营情况下,每个月的经营收入均在20 000元左右。于是,他决定每个月停业几天,将月经营收入控制在20 000元以下,于是该歌舞厅每个月的增值税税款为零。如此一来,张某不仅增加了自己的闲暇时间,同时还增加了税后收入,两全其美。

问题:

(1) 你认为张某采用了哪种纳税筹划平台?

答案:张某采用了优惠平台与规避平台。

(2) 你认为张某使用了什么纳税筹划技术手段?

答案:张某使用了免税的纳税筹划技术手段。免税技术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征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纳税筹划技术。免税人包括免税自然人、免税公司、免税机构等。

案例2  天轮公司是一家汽车轮胎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为了尽可能扩大市场份额,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销售产品。2018年7月发出产品1 000万元(不含税市场价为1 800万元),合同约定分三个月等额收款。公司内部在开具发票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意见,一方观点是在发出产品时就开具全额发票,这样处理起来比较简便;另一方则认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分期等额开具发票。(本题不考虑进项税额)

请结合增值税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上述两种观点中哪一种对天轮公司更为有利?

答案:

观点一:在发出商品时就开具全额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2018年7月该公司应对当月发出商品的全部收入计算销项税额,即7月份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88万元(1 800×16%)。

观点二:按照合同约定分期等额开具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此,2018年7月该公司增值税销项税额为96万元(1 800÷3×16%)。剩下的税款将在8月和9月分别缴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最终该时装公司总体上税收是一样的,均为288万元,但采用分期开具发票可以取到递延纳税的好处,因此第二种观点对企业更为有利。


附件列表

1653纳税筹划5版3579-9查方能PPT参考答案.zip

大小:88.96 KB

只需: RMB 20 元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1653纳税筹划5版3579-9查方能PPT参考答案.doc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