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6-9-9 14:10:00
倾斜生产短期来说对民众改善生活不大,但长期来说,以10年或15年为周期生活改善的速度确快得多,只要及时放开下游产业,那么民众生活的改善速度也会像重工业一样成指数性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9 17:2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0 07:12:00
以下是引用专杀美国杂种在2006-9-9 14:10:00的发言:
倾斜生产短期来说对民众改善生活不大,但长期来说,以10年或15年为周期生活改善的速度确快得多,只要及时放开下游产业,那么民众生活的改善速度也会像重工业一样成指数性增长。

单纯向重工业倾斜不可能使民众的生活改善,因为它是一种间接性很大的产业。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它的重工业相当发达,但公众的生活物资却相当缺乏,因此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

“放开下游产业”是什么意思?因为“开放”必定导致市场化而不是计划性。

任何工业,如果做得不好,非但没有带来好处,反而会带来坏处,因为需要对它的低效率与低效果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市场经济下的国有经济就是一个典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0 07:13:00
以下是引用crj302在2006-9-9 17:24:00的发言:

真可惜,我的论文还没发表,如果你们都能看到一切的事情都会十分明了

你可以摘要一点让我们欣赏,也许有高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0 07:16:00
以下是引用专杀美国杂种在2006-9-9 14:01:00的发言:

多么可怕的“强制性工业化”!当我们好不容易刚刚从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制性工业化”状态中摆脱出来(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时,竟然还有人鼓吹要我们重新陷入回这种极端专制的状态中。可见,何等“反动”(反潮流而动)的人都有。

你这不是要人捆着人让人打吗?

可见你就是美夷杂种!

难道中国人就应该被别人奴役么?一旦基干产业被挖空,GDP再高有个屁用。再说不光苏联,二战后的日本、韩国,以及卑斯麦时代的德国有没有过强制性工业化??????

再说中国现在有一点基础基干产业还没有被完全挖空,现在赶快修复基干产业,民众不会那么苦,这不像建国前只有农业可以剥削,现有还有轻工业可以反过来强化基干产业的骨格。

我最后问一句,HHJ是到底是不是美夷杂种及其乏走狗???????????

据我所知,战后日本没有象过去中国的计划经济那样,管制过其工业。

请你注意不要骂人,否则会被版主封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0 20:56:00

单纯向重工业倾斜不可能使民众的生活改善,因为它是一种间接性很大的产业。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它的重工业相当发达,但公众的生活物资却相当缺乏,因此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

前苏联在60年代到90年代生活品并不匮乏(90年、91年除外),我有亲戚800年在苏联留过学,苏联的情况他是相当清楚的,生活用品很丰富。

不过苏联的下游产业的确有点问题。

“放开下游产业”是什么意思?因为“开放”必定导致市场化而不是计划性。

放开下游产业

可以有三种方案。

第一、也就是帝国主义化,也就是我们通过革命或某种意识形态输出重工业,没有钱就印,代款给第三世界国家或在这些国家投资(以我们的货币为中心),它们买我们的重工业设备生产轻工业消费品,或在这些国家投资直接生产轻工业消费品(当然机床等生产资料是用的我们国家的,因为我们重工业NB!),以此来弥补重工业的不足。这就出现了发展中国这的人去拼工业化国家机器的现象。

第二、就是对下游产业采用市场化手段,上游的重工业生产了几千种以上的原料或核心部件,就需下游产业进行排队组合创造,这正是计划经济的难处,

中国有的是人口,只要放开下游产业,把轻工业的企业交给地方,采用市场手段一样的可以取得这个效果,

重工业的坏帐由政府做平,但重工业决对不能放开,因为这是国家的根本。

第三、就是线性规划,这当然和运算量有关,苏联当初因为了运算,另外牵涉的利益面太大,如果实际这种方案很多官僚的利益是会受损的,但是只有运算量足够算出影子价格,这点理论是是可行的。

“放开下游产业”是什么意思?因为“开放”必定导致市场化而不是计划性。

日本、韩国、包括法国这些国家重工业一直都没有放开。日本的重业是有很多坏败,但政府会想很多半法做法。重工业虽然有坏帐,但这确是经济的发动机,和国家的根本,货币只不过是工业体系的润滑剂而已。

而且你说重工业领域市场化,这好像根本就不符合工学原理。重工业领域是生产周期相当长的领域,而且就是美国这种国家这一领域都是高度垄断化了的。

如生产一个原料的产量这个生产相当长,一般都是几年才调整一次,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都是如此。

如在九十年代初日本生产半导体的某种原料的重工业工业爆炸,使得全世界的半导体价格都拼命上涨。实际上重工业领域从工学的原料来说拆散了是无法运行的。

这就造成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的矛盾,美国是通过军费开支和股票金融系统圈钱来解决的,可以说金融系统也存在着大量造假帐的现像。还有就是军够,为什么日本要想成为正常国家,就是要想半法解决重工业的坏帐问题。

美国政府采购的一枚导弹价格为什么那么高?这难道不是政府为了解决重工业的坏帐而采用的手段。

这些发达国家,重工业的企业都实行了联合,它们的关系多数是合作关系,这就如同计划经济一样一体化的运行。

上游产业实际市场化,你这简直是做梦!上游产业都是规模化、准化了的,像美国这些国家重工业为什么要实际统一原件标准化,这就是为了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

实际上市场化程序最高的就是那些依附型的非工业化国家,如拉美、香港、菲律宾等这些国家或地区。

只要是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上游产业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因素。

特别是日本,在重工业领域简直就是苏联的翻版,可以说日本的重工业领域比重工垄断得严重得多,但是这是与重工业体系的生产周期性联系在一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0 21:07:00

单纯向重工业倾斜不可能使民众的生活改善,因为它是一种间接性很大的产业。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它的重工业相当发达,但公众的生活物资却相当缺乏,因此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

但是下游产业的一些原料、半成品、零部件、机床、生产资料等都是来自重工业,下游产业只不过是组装而已。

如果重工业不是垄断(计划经济),那么美国西方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在重工业领实际统一的工业化标准,如计算机网络等的IEEE标准等,如同是市场化那么就存在着千万种标准,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因为这么多标准没法规模化生产,而高度的规模化生产,这本身就是计划经济因素的东西。

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或地区那是没有重工业的,只有是有重工业的国家,上游产业就不是按市场规律运行的。

马克思当初认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私矛盾正是指的这里,

他以为下游产业会总有一天也会规模化集中控制,可是下游产业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也就是市场因素很重。

计划经济要控制下游产业,除非达到两个条件的任中一个,要嘛就是高度的人工智能化,也就是某一天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全的从事下游产业的生产活

或者是能够算出资源、半成品、零件等的影子价格来进行线性规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21:11: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