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一统的世界文明意义
2022.1.14
本文界定的世界文明是指人和人的平等互利能上升到国和国的平等互利,人际的和谐上升到国家之间的和谐。简单说,平等互利人际文明覆盖的范围日益走向全体人类。
从我国的春秋战国500年,从欧洲的罗马帝国解体到近代,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的地域总是政治独立共同体是越来越少以致达到大统一或超越主权的联盟或邦联和联邦。可见,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人平等互利的范围日益广阔,且是历史必然。
那么,一定空间上为什么主权独立体会越来越少或者说走向大一统(国际关系文明趋势)是历史的必然呢?
原因简析如下:
第一,一定空间里政治独立体越多,彼此军备相对力量的动态均势追求会用于暴力与战争的能量消耗越大~缺乏暴力垄断的规模经济,从而用于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乃至物质消费的能量相对比重越小。
第二,一定空间里政治独立体越多,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越小--因为动员资源的存量资源额度越小、彼此协调越困难,例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大规模旱涝灾害的安全生存等等在大国就更有优势。
第三,一定空间里政治独立体越多,人类治理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臭氧空洞扩大、二氧化碳排放、如流行病毒的防疫治疗等)就越难,原因除了上述第二点外还有小国的工业体系与产业链不完整难堪重任。
第四,一定空间里政治独立体越多,发展人和人平等互利的市场经济就越难~亚当斯密说的分工受限问题的治理成本就越高,因为国家越多协调国际贸易规则达成市场开放开发等引发的交易成本越高。而协调不成的情境下就容易引起世界大战,例如,一战二战就是德日企图通过侵略扩大所谓“生存空间”、转嫁经济危机而挑起来的一场世纪灾难。此外,大国在治理技术范式更新引发的长周期经济危机上更有优势~依赖公共工程建设在大国就能解决更多人的失业问题。
第五,一定空间里政治独立体越多,小国弱国靠投机对内剥削人民(如沙特阿拉伯靠着美国支持、其君主贵族长期霸占巨额石油收入从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对外赚竞争大国的“金钱外交油水”就越可能,会助长其懒政恶政。
第六,大(强)国与大(强)国的竞争才是公平的竞争,因为大(强)国欺负小(弱)国比大(强)国帮助小(弱)国更符合资本帝国主义大(强)国的制度本性。
综述六点,国际格局走向国家数量少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翻开离我们最近的20世纪下半夜,我们看到原亚非殖民地独立的历史可以看到,原宗主国总是把殖民地尽量分割划小,中亚就有阿联酋、巴林、约旦这样的小国,印巴分裂就是英国的杰作。非洲、东南亚一看地图就是百衲衣,非洲地图上国界线都几乎是直线~很少有大的犬牙交错~就因为是被欧洲强国之间粗暴划定的。那么,欧洲列强深受1000年的分裂之苦、且自己却走向经济超主权的“欧盟”这样的统一方式,当年却去分裂别国呢?无非有如下原因:
第一,是欧洲列强彼此实力均衡时的利益“均沾”下的博弈平衡。
第二,激起原殖民地彼此内斗从而推销军火、众多小国彼此难以协同很难形成区域性大市场从而无力发展完整的大工业,典型的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第三,打着保护小国主权旗号保护自己在当地的殖民主义利益~例如伊拉克攻占阿联酋就侵犯了美国的石油资本集团的利益从而受到布什父子总统的军事侵略。
总之,不让亚非拉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有意识的资本帝国主义阴谋策略,绝对不是他们自诩的民族自治主义与自由主义乃至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推广。
综上所述,大中华的统一除了具有上文第三段的好处外,对于亚非拉其他国家同样具有文明意义--原因如下:
第一,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共同富裕、是消灭剥削与压迫、是平等自由、是温情脉脉的仁义礼智信、是精神文化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第二,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发展了一套人本主义的处理国际关系的至高善,例如: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 再如孔子的教导“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历史也证明,中华古汉文化帝国对周边的征服确实不同于西欧人当年灭绝屠戮印第安人与劫掠亚洲非洲,比较他们我们对不同政治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的处理是文明人的作为。这是儒家文化的国际关系观的文明魅力的熏习结果。
总之,大统一的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独特的意义,是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克星,也是西方人民回归伊甸园的外部保障。
当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圣是外王的前提。我们必须吸取2000年封建大一统的教训--基本只有帝王和少数权贵对人民的不公平统治、基本没有人人平等互利。大一统的新中国将首先会在自己国内搞好为人民服务、实现内部人民的平等互利,这样就能逐步普惠全人类。我们相信,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