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的确有待商榷,文章,整体还好!至少是满足“自洽”原则。顶下作者和热心的LZ!
2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有一句名言:人口就是命运——这个,请恕不能认同。

法国的经济学,有两大特点和强势。属于“以农业经济学为核心和基础的,小国经济+重农主义”之典范。
这种经济学范式或说社会经济基础,其实,进入2005年以后的现实经济世界,应该说不仅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即使在欧盟内部,法国式农业资本主义的道路也已经走不下去了——当然,这里先不提及法国其他的产业,比如科技创新的前沿部分——显然,美国的农业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技术创新和资本创新(尤其,金融创新)高度结合的,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德国的农业资本现代化是与部分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比如,财政扶持)结合的,南美一些国家的农业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尤其是科技创新密切结合的。这两个创新方面,也就是农业作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天生弱势的产业实现现代化,几乎“必由”的道路。不过,法国好像都不太~~那个(比如,像它的核电站和航天技术一般地“领先”)。
3 当然,这一点对于中国也适用。尤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财政扶持,应该都是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因此,前段时间讨论山东白菜价格跳水有人说需要以金融扶持的制度化建设来根治农业低效和丰产伤农的思路,而我认为此议提出者不是“三鹿受害者”便是长期“羁押”在高楼大厦中严重脱离了中国农村基层以及中国城乡市场的“拍砖型砖家”;实在不可信。
因此,以此作为全文的立论基础之一,应当说,LZ推荐之文,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稳固的理论基础的。
4 我们来观察现象。80后的生活状态,能否承担这个“所谓史上最悲催的一代人”的雅号?
放眼中国,80后身上出现了一代怎样的现象:从家庭伦理来说,除了个体的滥情,男性女性相对普遍和高发的FREE的一夜~情,无限多的相亲节目和私密情感的爆料行为,吸~毒或恶性生活方式,儿女对父母祖辈的恣意残杀,近乎无端的个体或集体的系列自~杀行为。对自己人尚且如此,考试作弊、工作懒散、不遵守法律道德等社会人格障碍,也比较普遍,至少多于之前的30、40、50、60、70等等代人,也明显多于90后、甚至00后。
以代表人物来说,除了芙蓉姐姐、药加薪、李GANG的儿子、李宇春,还有无数多的某二~代~,这些80后的典型精英,自己的人生都没有方向,自己的生活都没有着落,自己的丈夫妻子都会随时抛弃,自己的儿女生下来通过网络贩~卖~掉;难道这样的一群人,几乎是整整一代人中的相当多数,难道还会有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惩着泼天大胆,“妄图”指望他/她们给养老?!会有这么NC的家中长辈么?!我以为LS有位说的中肯:只要你自己养活了自己,不要回到家里来啃老,就谢天谢地谢祖宗了!
我想,这可能是LZ推荐文章之逻辑不成立的重点。
5 至于,LZ提到的80后的所谓制度性出路,就不再深刻批驳他了。
因为,几乎~~~实在不值得一驳。尤其,如果今天还有人认为,在城乡两类所谓身份的人民之间,农村居民还是绝对的弱者,那么他/她不是所谓美国网~特~;便真的是三鹿所双汇下毒的受害者。因为在经济系统的自然发育过程中,城市化的水平,城市的诞生,兴旺,衰落,甚至死亡,都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人群的聚集方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城市的经济存在的基础,通常是不稳定的。反而是农村的经济系统,通常,极其稳健。
换算成百姓的语言:为何当年要让很多人上山下乡,这和20世纪初期日本因为气候不利因素农业生产力严重受损,不得不向外东北亚大陆谋求大规模移民(侵略?);其基础是近乎一样的。一方面农业生产力不稳定,农业产出不足以支撑其人口的正常生存。而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自生能力实在有限,社会生产力水平严重低下;在大的经济系统中创造或交换的财富,不足以支撑相应的城市人口的生计。对比现在,也是如此。遇到“经济问题”,大不了农村居民回到老家,即使在猪圈旁撒颗种子,几天以后也能长出苗,几十天长成菜——换言之,你至少饿不死。但是,城市居民遇到所谓“经济问题”,多半是“支付问题”。又将如何解决?除了其实P事不当的日用品的CPI涨价问题——因为我不相信在城市生活的人只要努力还对付不了买菜吃饭的问题,如果对于一个正常健康状态下的达成年人来说,如果柴米油盐真成问题,那就应当退出城市生活——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成本/支付问题了。随着能呀和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能源将来5~10年之内,必然要翻几番;这是什么概念?很可能由于支付能力的局限,冬季没有暖气,只能忍着、撑着。很可能因为石油涨价,而被迫放弃自行驾驶的权利。很可能………
PS …还有就是不断被诟病的房价和房屋租价的问题。昨天刚刚看到社区门口那家的房屋租赁公司的价目表,房源中有家我很熟悉,86年前后的房子,管道都锈了,包括天然气/煤气管道,全部的建筑面积65平方米,也就是没有厅,只有两间鸽子笼一般的卧室,其中的大间放一张双人床几乎就满了,厨房小得只能容纳一个人忙活。即使这样的老、小、破房子,竟然每月租金在2500~3500之间。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月薪在10000元左右的“高级蓝领”,才勉强能够租得起这样至少有暖气,有天然气的楼房!而就在3年前左右,同样一套房报出的1200元租价,实际上是850元被租下的!当然,城市的“支付”成本还有很多,比如医疗、交通、社会交往、文化教育,天啊,所有这些成本的来源,竟然都是可怜的家庭人口的工薪及其他收入!——我实在很难想像:如此压力巨大的城市生活成本,怎么能是芙蓉姐姐、药加薪这类的典型80后能够承担的!如此看来,80后们遇到的问题,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这一代人自身!而的确是历史发展到如今的时代,一个必然的过程吧!至于LZ推荐文章所提到的“制度性”出路,应该是不可能的。而在我个人看来,将来的历史必然会如此描述我们悲壮可悲也可恨的80后——“被忽略的一代”,或者“被历史进步的快车甩站的一代”!——PS 我本人与80后渊源甚深,因此,绝无主观批判之意,莫拍砖哈~~~~~~~
7 综上,出身ZHENGZHI学院青年思想教育专业的评论员,应该说看中国社会纷纭现象的视角很新颖,也算有点眼光;但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实在不能说扎实,也可以说基本不懂经济学。从这点来说,可说以上文章,应是本经济学论坛中青年学子们的“反面教材”:读书,不应读死书;思考,应遵循科学的路径方式;比如,不能凭空瞎想,至少要调查研究;做结论,应谨慎,不应人云亦云,或者,“唯书唯上”;这种“两个凡是”一类的上古愚昧,已经害了很多代人,但愿从90后、00后起,彻底根除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