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5-9 21:27:50
《告诉你不知道的经济故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1:33:08
怪现状之经济学解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1:58:53
从经济学视角看人间百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12:31
《经济学潜规则》,都涵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14:07
无其不有的经济学

古今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20:33
《经济学潜规则面面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23:33
不如直白一些:
你身边的日常行为:经济学透析;
中国的那些事情:经济学帮你看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26:58
cglee 发表于 2011-5-9 22:23
不如直白一些:
你身边的日常行为:经济学透析;
中国的那些事情:经济学帮你看个明白。
直白的话,编辑的书名够直白了,感觉有趣与吸引力差点,想直白与有趣兼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29:14
《狗日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37:19
李伟平 发表于 2011-5-9 22:29
《狗日的经济学》
这个。。。。可能给力有点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39:55
江湖依旧 发表于 2011-5-9 19:35
《另眼看经济》《生活审判经济:透视好奇的生活潜规则》
第一个感觉不够明确,第二个感觉不直白似的。谢谢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0:37
le_123 发表于 2011-5-9 19:28
《经济学告诉您》
感觉不够直接明确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1:35
xinwei_nju 发表于 2011-5-9 19:38
《百问中国之怪诞经济学》
这个感觉用于宏观经济可能更好,用于微观生活是不是太大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2:43
hunter_007 发表于 2011-5-9 20:17
我建议用 世间百态中的经济学 你所讲的不都算是潜规则。
世间百态能不能再细他点,什么样的世间百态,谢谢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4:54
我个人认为书籍不在标题,在于内容,因此书名仅仅是要让别人有拿起的冲动,看了版主的目录后,我相信两点:第一,版主的目录又让人购买的冲动,书名的目的就办成了让人拥有翻开目录的冲动。第二:此书的目的不在于经济学专业的阅读。因此,我强烈建议版主用《每天一点好玩儿的经济学》为题,理由如下:
每天一点切合那些想要透视经济学奥秘的非经济类学生的需求规律。有一本书叫做每天一点好玩儿的心理学在国内很畅销,以每天一点好玩儿的经济学为题的话,可以说前面已经有人为你做了好多宣传了,可以顺水推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6:17
潜规则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48:35
lxfkxkr 发表于 2011-5-9 22:44
我个人认为书籍不在标题,在于内容,因此书名仅仅是要让别人有拿起的冲动,看了版主的目录后,我相信两点:第一,版主的目录又让人购买的冲动,书名的目的就办成了让人拥有翻开目录的冲动。第二:此书的目的不在于经济学专业的阅读。因此,我强烈建议版主用《每天一点好玩儿的经济学》为题,理由如下:
每天一点切合那些想要透视经济学奥秘的非经济类学生的需求规律。有一本书叫做每天一点好玩儿的心理学在国内很畅销,以每天一点好玩儿的经济学为题的话,可以说前面已经有人为你做了好多宣传了,可以顺水推舟。
谢谢您,的确书名很大目的是让人有拿起来看目录的冲动。《每天一点好玩儿的经济学》,的确挺直白,但吸引力是不是不太够一点,而且主题好象不是太明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2:59:32
身边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01:28
823790288 发表于 2011-5-9 22:59
身边的经济学
这个直白足够,但有趣与吸引力可能不够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09:46
46# 蓝田日暖29 楼主,那就要看您的目录了呀,我说了,只要让人拿起您的书,很自然的就是看到目录了,您的目录的确是很有吸引的。潜规则其实是不合您书的内容的。对了,您说的是趣味性,其实什么都比不上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经验认知,你之所以有把书名改成“潜规则”、“那些事儿”不就是因为这些已经被大家认知了。
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些书大家都会觉得应该有,而且要接触这个领域首先就要找这样的书,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也是很多人固有的思维方式,觉得这个好,我就喜欢这样的平淡不失庸俗的入门书。您看呢?我认为不必关注书名要能反映内容,还是那句话,主要是让人看目录。而且书封皮上面不只是写书名,下面还要有一些简要的介绍什么的,就可以写“潜规则”的经济学原理、“生活经济学”、“政治家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等的通俗读物之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12:11
lxfkxkr 发表于 2011-5-9 23:09
46# 蓝田日暖29 楼主,那就要看您的目录了呀,我说了,只要让人拿起您的书,很自然的就是看到目录了,您的目录的确是很有吸引的。潜规则其实是不合您书的内容的。
谢谢您,潜规则可能是不适合的,既然编辑与这么多网友看不出目录的主题是潜规则,是该不用潜规则为主题。可书名不够有趣与吸引力,读者不会有冲动拿起来看目录的呀,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14:49
看透司空见惯的困惑——生活潜规则中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16:39
《体制的经济学透析》,《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怪相的经济学解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18:20
50# 蓝田日暖29 对了,您说的是趣味性,其实什么都比不上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经验认知,你之所以有把书名改成“潜规则”、“那些事儿”不就是因为这些已经被大家认知了。
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些书大家都会觉得应该有,而且要接触这个领域首先就要找这样的书,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也是很多人固有的思维方式,觉得这个好,我就喜欢这样的平淡不失庸俗的入门书。您看呢?我认为不必关注书名要能反映内容,还是那句话,主要是让人看目录。而且书封皮上面不只是写书名,下面还要有一些简要的介绍什么的,就可以写“潜规则”的经济学原理、“生活经济学”、“政治家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等的通俗读物之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19:59
《这是为什么——经济学里观潜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24:04
书名  :经眼透世      ----好玩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24:10
zhangleicz 发表于 2011-5-9 23:16
《体制的经济学透析》,《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怪相的经济学解读》
第二个好象吸引力差一点,生活怪相是不是太泛,不够明确,体制感觉太大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25:25
lxfkxkr 发表于 2011-5-9 23:18
50# 蓝田日暖29 对了,您说的是趣味性,其实什么都比不上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经验认知,你之所以有把书名改成“潜规则”、“那些事儿”不就是因为这些已经被大家认知了。
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些书大家都会觉得应该有,而且要接触这个领域首先就要找这样的书,每天一点什么什么的。这也是很多人固有的思维方式,觉得这个好,我就喜欢这样的平淡不失庸俗的入门书。您看呢?我认为不必关注书名要能反映内容,还是那句话,主要是让人看目录。而且书封皮上面不只是写书名,下面还要有一些简要的介绍什么的,就可以写“潜规则”的经济学原理、“生活经济学”、“政治家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等的通俗读物之类的。
我感觉书名是不是要直接,直接告诉读者我这书是写什么的,不要让人家联想或者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25:42
经济学被“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9 23:26:32
潜经!
望早日拜读大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