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11-5-11 08:32:13
有关领导正就此事进行调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09:00:45
没得中财的人出来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06:01
leftright 发表于 2011-5-10 21:55
央财这次爆出丑闻,上财人没有掺和半句,你倒毫不客气拿上财当遮羞布了!财经院校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本来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做大财经品牌,可是这一切都被央财这只害群之马给破坏了。2000年,刚升格为大学仅4年的央财,在综合实力落后于上财、西财、中南财、东财、江财的情况下,通过关系把其他诸多财经院校挤掉自己进入教育部,大家忍了!2001年央财通过非正常手段把上财、中南财等挤掉,自己获得金融国家重点学科,大家忍了!2004年实力垫底的央财花钱请人在报纸上吹嘘自己是中国财经黄埔,大家也忍了!2006年,最后一批进入211的央财,挤掉其他诸多财经院校,自己率先进入985平台,大家也忍了。2007年通过关系吃软饭获得财经院校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大家忍了!2008年,教育部长问起央财与兄弟院校的关系,央财校长回答“央财是中央级的大学,其他财经院校是地方院校”,大家也忍了!央财一次次挑战兄弟院校的神经,可是央财人对此还不满足,非要拿着这些不义之财在各大论坛炫耀,羞辱兄弟院校,进而引起财经院校的混战和内耗,比如这个https://bbs.pinggu.org/thread-962149-1-1.html。2000年以来,为了争夺所谓的财经院校第一把交椅,爱慕虚荣徒有虚名的央财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自己拼命往上爬的同时,却把兄弟院校拼命往下拉,从兄弟院校手中夺取有限的资源,完全不顾财经院校集体弱势需要互相扶持的大局。
上财人当然没有掺和半句,因为你这样整天搞文 字 狱,大 字 报,搞 串 联的根本就不是上财人,自从斑竹揭露你非上财人身份后,我这段时间胃病就犯了,搞了半天居然是个冒牌货,这让我们这些把你当上财的人情何以堪?真不知道你的动机在哪!
至于你在这大唱财经院校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做大财经品牌,你应该回去看看你在上财申博一无所获那篇帖子里是怎么说的,上财总总领先,不屑于和其他财经院校申一级博士点之类的,当然自己说出来的话可以吃回去,因为你不只一次这样干!
所有东西在你嘴里都是阴谋论,关系论,中财真要像你这样靠吃软饭混迹于江湖那早就相忘于江湖了,很多时候别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其实你什么都不是,还是那句话,你自己不身在其位,没混到那个高度,或者你不知道来龙去脉就想知道的东西,就以你个人的判断就轻易下个结论然后到处宣传你的人品与智商下限高度结合的结晶,然后就变成了你所说的舆论了,然后又反过来可以当你的论据了是吧?你说中财用非正常手段01年挤掉了上财的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那07年增选的时候,上财的金融学还是没评上国家重点,总不应该又是中财挤掉了吧?
至于你说什么中财种种丑闻,像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评选黑幕,还有中财一次全校的的财务会议强调要合理规划财务使用在你嘴里就变成了财务危机了,就成了丑闻了,有多少所谓的“丑闻”是你在小黑屋里炮制出来的?中财校长什么时候说过中财是中央级大学,其他财经院校是地方院校?你这得说清楚,省得到时候又成了你造谣有理的论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26:09
至于中财经济学院这次事件,中财学生也对校方表示不理解,为了点小利而不顾及后果实在是得不偿失,不是说有歧视问题或者有什么优越感,很多中财的学生一直就反对中财搞什么自考,培训之类的无保障教育,学院南路本部本来就小,资源有限,还搞那么多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来抢占资源有哪个学生愿意啊,而且这些人说不好听,大部分就是来混日子的,然后出去就说自己是中财人,至于那个经济学院的招收的什么定向委培的之类计划外本科生,好像不是在中财里面上课住宿,据说是租用北邮的场所,这次事件的责任,应该三七开,学生三,学校七,学校应该在招生的时候说明具体情况,不应该轻下承诺,甚至就不应该招收此类教育的学生,作为学生,应该具备基本常识,而不应该想着不劳而获就能混个重点大学文凭,这是不现实的,如果有志,即使高考失利,也可以在中财这几年里,通过自考获得本科文凭,全国也是认可的,这也相当于给了很多高中生一个告诫,好好学习然后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统招生才是正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40:12
无责任良心之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44:28
规范非学历教育很重要,个人觉得,培训教育不是不可以搞,但应该要规范,应该有个独立的场所,可以进行自考培训,夜大,资格考试培训等等,培训教育市场很大,创收很快,哪个学校不想分的一杯羹,在北京,这些年冒出这么多培训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基本上是无教学场所都是租用的,那么作为高校,搞非学历培训教育有很多优势,但管理不好也成了把双刃剑,中财在这一块确实管理不到位,除了很多骗子学校冒充中财外,中财也没有把这些统筹规划好,个人觉得应该把这些非学历教育应该统一规划到一个办学场所,以便于管理,比如原来的清河校区,就可以作为非学历教育校区使用,而且校方应该公示,所有中财非学历教育只在清河校区,其他打着中财旗号的校区均是冒牌!防止更多人被骗,也应该再招生的时候说明是非学历教育,但可以通过自考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文凭。
当然还有一个渠道就是筹办独立二级学院,那就名正言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45:33
海里活 发表于 2011-5-11 12:06
上财人当然没有掺和半句,因为你这样整天搞文 字 狱,大 字 报,搞 串 联的根本就不是上财人,自从斑竹揭露你非上财人身份后,我这段时间胃病就犯了,搞了半天居然是个冒牌货,这让我们这些把你当上财的人情何以堪?真不知道你的动机在哪!
至于你在这大唱财经院校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做大财经品牌,你应该回去看看你在上财申博一无所获那篇帖子里是怎么说的,上财总总领先,不屑于和其他财经院校申一级博士点之类的,当然自己说出来的话可以吃回去,因为你不只一次这样干!
所有东西在你嘴里都是阴谋论,关系论,中财真要像你这样靠吃软饭混迹于江湖那早就相忘于江湖了,很多时候别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其实你什么都不是,还是那句话,你自己不身在其位,没混到那个高度,或者你不知道来龙去脉就想知道的东西,就以你个人的判断就轻易下个结论然后到处宣传你的人品与智商下限高度结合的结晶,然后就变成了你所说的舆论了,然后又反过来可以当你的论据了是吧?你说中财用非正常手段01年挤掉了上财的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那07年增选的时候,上财的金融学还是没评上国家重点,总不应该又是中财挤掉了吧?
至于你说什么中财种种丑闻,像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评选黑幕,还有中财一次全校的的财务会议强调要合理规划财务使用在你嘴里就变成了财务危机了,就成了丑闻了,有多少所谓的“丑闻”是你在小黑屋里炮制出来的?中财校长什么时候说过中财是中央级大学,其他财经院校是地方院校?你这得说清楚,省得到时候又成了你造谣有理的论据了!
你再怎么狡辩,改变得了央财01年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事实么?改变得了央财为了争夺其他财经院校所不屑的财经第一这个虚名,拼命捞取不义之财并踩低兄弟院校、最终沦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事实么?

央财有没有出现财政危机,难道你自己不会看吗?看看你们学校是怎么报道的:

“陈明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学校财务处在加强资金管理、规避资金风险、讲求资金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学校整体层面上归纳评价了09年财务工作的突出成绩,并针对目前学校财务面临的困难,对各单位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共度难关,建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共享学校成果的同时,共担中财建设和发展的责任,共担发展的压力;二是增收节支,结合 《关于进一步规范计划外办学收入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加强办学收入管理,降低办学成本,规范资金风险管理;三是继续坚持“一支笔”制度,接受财务审查,重视财务责任;四是做好本单位财务工作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求效益,讲效率,既要避免预算超支和资金使用不合理,又要尽力拓宽收入渠道,挖掘潜力,寻求资源。”

央财东施效颦,搞海归平台,而且贪心不足蛇吞象,一搞就是三个。现在好了,出现财务困难了,真不知道这些海归今后怎么办,更何况央财还有新校区建设这个资金无底洞。央财财务出现困难,招生也很混乱,海归投入多产出少,诸多乱象,说明学校管理水平很差,真不知道你们校长有什么脸面领取什么校长奖。

还有央财校长说自己是中央级大学,其他财经院校是地方院校的话,你可以向你们校长、前任教育部长求证,他们可是当事人!

做人不能太央财!做学校不能太央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2:49:25
对于央财这次的丑闻,本来想保持沉默,而不是落井下石,没想到央财人这么下作,居然拿上财浙院事件来当挡箭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3:13:41
37# leftright
就算是财务危机,那这是丑闻吗?你敢说哪个学校不缺钱?尤其是中财在建设新校区肯定缺钱,中财建设新校区,国家解决了大部分,但还有20%的资金需要自筹,中财何解决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难倒是在前段时间在中财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二五”规划交流咨询会上做了经验参考,你就爱抓这种小辫子,然后通过自己的再制造满足一下你自己好奇心,又获得了你自以为的成就感,有关中财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我在论坛上有一篇相关的帖子,当然改变不了事实,但这事实就是中财获得了国家重点学科,07年增选还是被评上了,而且有关金融评估得分很高,你一再纠结此事有意思么?你能改变结果么?你敢说你不是断章取义么?你确定你知道这些评选机制么?
至于你说中财校长说的那段话,你没凭没据说出来的,然后叫我们去问教育部长,难不成你列席了教育部会议?别人没听到,你听到了?既然你能知道的东西,那应该可以通过公开渠道就可以查到,估计你又是造谣或者拿一段话断章取义吧,这只能说要么你人品有问题,要么小学语文都没毕业,要么就是红 卫 兵后代!
拉 屎可以,只是别让他人给你擦屁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3:15:20
这些问题 应该直接拿相关领导开刀。。。毕竟不是少数学生,这么大规模的,没有领导同意肯定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5:29:33
找钱啊,不然老是怎么致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1 18:50:06
唉,大学。。   卖点EMBA这些也就算了,本科生也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3:16:33
海里活 发表于 2011-5-11 13:13
37# leftright
就算是财务危机,那这是丑闻吗?你敢说哪个学校不缺钱?尤其是中财在建设新校区肯定缺钱,中财建设新校区,国家解决了大部分,但还有20%的资金需要自筹,中财何解决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难倒是在前段时间在中财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二五”规划交流咨询会上做了经验参考,你就爱抓这种小辫子,然后通过自己的再制造满足一下你自己好奇心,又获得了你自以为的成就感,有关中财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我在论坛上有一篇相关的帖子,当然改变不了事实,但这事实就是中财获得了国家重点学科,07年增选还是被评上了,而且有关金融评估得分很高,你一再纠结此事有意思么?你能改变结果么?你敢说你不是断章取义么?你确定你知道这些评选机制么?
至于你说中财校长说的那段话,你没凭没据说出来的,然后叫我们去问教育部长,难不成你列席了教育部会议?别人没听到,你听到了?既然你能知道的东西,那应该可以通过公开渠道就可以查到,估计你又是造谣或者拿一段话断章取义吧,这只能说要么你人品有问题,要么小学语文都没毕业,要么就是红 卫 兵后代!
拉 屎可以,只是别让他人给你擦屁股!
央财拉了屎却让别人给他擦屁股的事还做得少吗!央财号称自己创立了金融、保险、国民经济等学科,这种一看就是造假,这些专业早在解放前就在许多大学成立了,即使按解放后算,那些大学的金融、保险又不会撤销,怎么可能在央财之后?何况央财是1960年才有招生资格,以前都是作为干校,一所干校宣称自己创立了中国若干学科,听起来不是笑话吗!央财人宣称这是央财官方的言论,央财官方在实力垫底的情况下,还宣称自己是中国财经黄埔呢!这样的官方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是做不出的!还有央财宣称自己首先培养研究生、留学生等,和前面一样,有非常巨大的造假嫌疑,而造假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想争夺为其他财经院校所不屑的财经第一这个虚名,另一个就是想争夺研究生院名额!所以才铤而走险,虚假宣传,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央财的不择手段!

你看一下上财,1952年就设立了财政、货币、保险、国民经济等专业,人家都还没有宣称自己创立了这些专业!1952年是中国高校学习苏联模式设置专业的第一年,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肯定不在少数,但是其中一定没有央财,因为央财直到1960年才有招生资格!

上海财经学院基本情况(1952年)

师资力量:教师364人,其中教授152人、副教授31人、讲师37人、助教144人。

开设专业:财政学、货币与信贷、供销合作、工业经济、国家保险、工业会计、财务、机器制造厂组织与经济、国民经济计划(1955年调入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内贸易、国外贸易(1954年调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业统计。

本年毕业生分配去向:东北地区173人、中央机关85人、华北地区40人、中南地区32人、西北地区17人、山东省12人、西南地区9人、华东地区3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3:51:03
本身就是落榜的,还想上中财还想4年毕业,正常思维都是不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3:55:39
这算不算 投机取巧 自食其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4:35:43
人既无虎狼之爪牙,亦无狮象之力量,却能擒狼伏虎,训狮猎象,无他,惟智慧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4:43:22
呵呵,中财=看中别人的钱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4:46:59
中财这次中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16:58:31
“定培”本科生?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性质,招收哪些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2 20:27:30
种菜,就是中ca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01:06:05
43# leftright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财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将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的财经系科并入我校后更名为中央财经学院,直属高教部领导,全国有名老一辈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当时还任中央财经学院副院长,当还有.崔敬伯 崔书香的名师,其中陈岱孙和崔书香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崔敬伯是伦敦政经学院毕业的。至于留学生,50年代确实招收国社会主义阵营里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的留学生。相关的图片中财的官网上有,中财校史馆里也有http://www.cufe.edu.cn/news/7802.htm,第二,你说的上财50年代那些毕业生也不是本科生,而是干校学生或者大专之类学生,(上海财经大学建国后第一批本科生也就是上财最强的会计系是1978年复校后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的,中财是1960年招收我国第一批金融 会计  财政专业的本科生)所以你别在这混淆视听,让大家以为上财50年代就大量培养本科生,财经大学在50年代中后期均是作为干校使用,中财也是,外经贸也是,上财也是,西财也是,(如果我我记错的话,你用你的马甲还发表了《新中国四大财经干校》之类的帖子吧,里面大表上财在50年代作为上海是财税系统的干校总总光荣事迹,并得出作为人总行,财政部干校的中财不如你当时作为上海市财税系统干校的上财,你的逻辑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啊,你总不会又把这些话吃回去吧,你这人不知道是健忘还是天生就是顾首不顾尾的嘴炮,自己胡说多了,都忘了自己说过些什么了,以至于经常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如果算此类的毕业生,中财也有,而且这些毕业生毕业的的时候还受到过毛  周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http://www.cufe.edu.cn/photo/photo.aspx?ishot=1&id=2311,而且上财在58-60年间还被取消了,中财是1953年才开始做干校的, 52这一年他就是高教部直属的普通高校,招收过60名本科生,但是53年转为干校,这些学生也全部转为干校学员,所有中财50年代确实没出现本科毕业生,这些中财校史馆里有,如果你有兴趣,改天来中财我当你导游,而不是通过自己在公开渠道获得的一星半点的信息来推断,你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也很多,尚若全国人民都像你这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阴暗的心理,那岂不是乱套了,你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黑素材需要和现阶段你身份卑微而不能满足你好奇心需要的矛盾,所以你纠结,所以你阴暗,所以你就肚里没半点干货就满嘴跑火车,全是为了发泄你内心的空虚寂寞恨!

如果你还想知道点什么,
可以去搜索下,谈敏在上财90年校庆的时候:九十年上财精神的思索这篇文里面有几段话或许对你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01:10:23

解放初期在高等教育大调整的背景下,华东地区20几所高校的财经系科和商学院并入,组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当时会计系就汇集了名教授108将。但是这里要注意一个背景,这其实是一个历史的喜剧中的悲剧。这场院系调整的用意并不是要做强做大财经学科,集中优势,而是为了方便向苏联模式转换,将各个大学中的无处可放的、不想要的财经类系科甩手剥离出来,聚集到一个“垃圾场”统一存放。这场调整,从今天看,我们获得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财经英才、名流、学者,我们是受益者。但在当时,他们来到上海财经学院并没有得到自身才干的发挥空间,实际上许多人被闲置起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英雄无用武之地。像我的老先生就被分到资料室,他老人家还属于胆子大的,敢于在那里著书立说,写出了三卷本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更多的老教授们则被“搁置”起来了。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是历史的喜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我们学校在大跃进、文革两次下马,关停并转,对这一段沉重的历史要心中有数。失败也是一种磨砺。两落两起也为后面的不畏艰难、追求卓越作了铺垫,这是历史的悲剧,我们想对外交流,但是国门紧闭,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产生了一些成果。

改革开放后上财复校以来的历任校领导都为上财今天的发展做出了他们的历史性贡献。
  
  首先是老院长姚耐在复校后出任院长。五十年代孙冶方是兼任上财院长,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是这一点本身说明了国家对上财的重视。姚耐是孙冶方任院长时期的副院长。1978年后,他的最大贡献体现在复校工作上。复校的起点不低。为什么不低?姚院长招募旧部,一批在文革中散落各地的知名学术带头人,娄尔行、胡寄窗、龚清浩等等从各地回来。当时娄尔行教授已经在复旦大学工作,回刚刚恢复的财经大学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但他们这些老先生对上财有着深厚的感情,纷纷参与到重建上财的进程中来。这是一个大功绩,已经断裂了的上财文脉也就在此重新连接起来。一开始办有几个本科学科,1979年研究生恢复招生,我于1980年考入。当时在369校区住了千把人,后来又建了这个国定校区,合计三百余亩,当时的考虑是这个学校未来的招生规模也就是在3000人左右,绝没有考虑到会达到今天的规模。第一届统计学系毕业生基本上是整个一个班坐火车到北京去国家统计局报到,因为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统计人才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学校复校之初只是归上海市财贸办管理,而后成为财政部直属高校,实际上是恢复了学校国立大学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01:36:47
leftright
请看清楚了,上海财经在归财政部直属之前,只是上海市财贸办管理的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连市属正规军都不算,中财那时候已经是财政部直属高校,还是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助理)兼校长,谁的行政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所以你别老是保有一种优越感,上财自然有强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如中财的地方,所以你在口口声声说是中财挤掉了其他财经进教育部直属,在中国讲究资历的规则下,中财一直作为部署学校根本不存在挤掉谁进教育部,说句你不爱听的,如果说财政部只有一个211名额,在当时会给上财,但是如果只是一所进教育部直属的的指标,必定是中财,你信也好,不信也罢,但这就是事实,你说中财是靠吃软饭,无非是说中财在政界校友为中财笼络资源,靠国家政策扶持,我就不明白了,这年头有关系居然是贬义词了,再说,上财就不想吃这碗“软饭”,只是在政法规博弈中,她确实是要逊于中财,如果要吃软饭,清华当之无愧全国软饭第一王,可哪所高校不是对她这碗软饭羡慕嫉妒恨?吃国家的软饭可不是像你吃女人软饭一样,吃了就剑阁,吃国家软饭吃了心肝脾肺肾都好。第二,说中财是靠校友关系,没错,校友在中财发展中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没什么好丢人的,相反我们会为有这些杰出校友倾力支持学校建设而自豪,中财校友不敢说是全国高校里最强大的,但是最有凝聚力的校友群之一,中财校友为校谋福利在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难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01:50:57
也难怪,情人眼里出西施,王八眼里出绿豆,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里看到东西就不同,就比如说一把菜刀,在我眼里就是切菜的工具,可能在你眼里就是杀人的凶器,你的眼里尽出绿豆和菜刀,所以你对眼,两眼视线聚焦集合于一点,说话也是口水中夹着菜刀,叨叨催人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1:52:39
leftright 前面炮制了说中财四千万一篇的顶尖国际论文,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国家投入优势学科平台的钱只是发论文专用款,你这无良自己炮制出来的东西居然华丽一转身成了形似新华社发表的权威消息了,自以为是的东西,我不炮制,我转一篇有关上财教授剽窃论文的消息吧,不知道算不算丑闻。
海财经大学教授为何如此疯狂
  作者:杨智会
  尊敬的方舟子先生:
  我是武汉大学一名教授,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工作。最近在查阅文献时,
非常吃惊地发现一名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的疯狂剽窃行为。
  1、上海财经大学丁晓钦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上发表的论
文《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是对《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上发
表的论文《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上
发表的论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商场
现代化》2007年2月(下旬刊)上发表的论文《浅析国际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
关系》的重组;
  2、上海财经大学丁晓钦教授在《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文
《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研究》对《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上发表的论文
《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专著《知识产权经济学》、《武
汉大学学报》2003年7月上发表的论文《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经验
分析》进行了组合。
  丁教授的两篇论文是否还抄袭了其他论文,不得而知,但是对以上列举的论
文疯狂抄袭是肯定的。本人曾向上海财经大学校领导进行了举报,但没有任何回
音。
  上海财经大学也算是财经类名校,据闻近年疯狂抄袭的教授很多。高校教授
为什么如此堕落,真是让人心痛。希望能借你正义之剑灭灭这些人的威风!
  对你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敬佩!!!
(XYS20110422)
◇◇新语丝([url=http://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ur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3:00:15
海里活 发表于 2011-5-13 01:06
43# leftright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财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将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的财经系科并入我校后更名为中央财经学院,直属高教部领导,全国有名老一辈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当时还任中央财经学院副院长,当还有.崔敬伯 崔书香的名师,其中陈岱孙和崔书香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崔敬伯是伦敦政经学院毕业的。至于留学生,50年代确实招收国社会主义阵营里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的留学生。相关的图片中财的官网上有,中财校史馆里也有http://www.cufe.edu.cn/news/7802.htm,第二,你说的上财50年代那些毕业生也不是本科生,而是干校学生或者大专之类学生,(上海财经大学建国后第一批本科生也就是上财最强的会计系是1978年复校后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的,中财是1960年招收我国第一批金融 会计  财政专业的本科生)所以你别在这混淆视听,让大家以为上财50年代就大量培养本科生,财经大学在50年代中后期均是作为干校使用,中财也是,外经贸也是,上财也是,西财也是,(如果我我记错的话,你用你的马甲还发表了《新中国四大财经干校》之类的帖子吧,里面大表上财在50年代作为上海是财税系统的干校总总光荣事迹,并得出作为人总行,财政部干校的中财不如你当时作为上海市财税系统干校的上财,你的逻辑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啊,你总不会又把这些话吃回去吧,你这人不知道是健忘还是天生就是顾首不顾尾的嘴炮,自己胡说多了,都忘了自己说过些什么了,以至于经常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如果算此类的毕业生,中财也有,而且这些毕业生毕业的的时候还受到过毛  周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http://www.cufe.edu.cn/photo/photo.aspx?ishot=1&id=2311,而且上财在58-60年间还被取消了,中财是1953年才开始做干校的, 52这一年他就是高教部直属的普通高校,招收过60名本科生,但是53年转为干校,这些学生也全部转为干校学员,所有中财50年代确实没出现本科毕业生,这些中财校史馆里有,如果你有兴趣,改天来中财我当你导游,而不是通过自己在公开渠道获得的一星半点的信息来推断,你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也很多,尚若全国人民都像你这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阴暗的心理,那岂不是乱套了,你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黑素材需要和现阶段你身份卑微而不能满足你好奇心需要的矛盾,所以你纠结,所以你阴暗,所以你就肚里没半点干货就满嘴跑火车,全是为了发泄你内心的空虚寂寞恨!

如果你还想知道点什么,
可以去搜索下,谈敏在上财90年校庆的时候:九十年上财精神的思索这篇文里面有几段话或许对你有用!
扯了半天,央财拉的屎你还不是差不干净吗!

央财创立了那些学科,你有证据吗?央财首先招收研究生,你有证据吗?这些弥天大谎,你是欲盖弥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3:11:20
海里活 发表于 2011-5-13 01:36
leftright
请看清楚了,上海财经在归财政部直属之前,只是上海市财贸办管理的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连市属正规军都不算,中财那时候已经是财政部直属高校,还是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助理)兼校长,谁的行政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所以你别老是保有一种优越感,上财自然有强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如中财的地方,所以你在口口声声说是中财挤掉了其他财经进教育部直属,在中国讲究资历的规则下,中财一直作为部署学校根本不存在挤掉谁进教育部,说句你不爱听的,如果说财政部只有一个211名额,在当时会给上财,但是如果只是一所进教育部直属的的指标,必定是中财,你信也好,不信也罢,但这就是事实,你说中财是靠吃软饭,无非是说中财在政界校友为中财笼络资源,靠国家政策扶持,我就不明白了,这年头有关系居然是贬义词了,再说,上财就不想吃这碗“软饭”,只是在政法规博弈中,她确实是要逊于中财,如果要吃软饭,清华当之无愧全国软饭第一王,可哪所高校不是对她这碗软饭羡慕嫉妒恨?吃国家的软饭可不是像你吃女人软饭一样,吃了就剑阁,吃国家软饭吃了心肝脾肺肾都好。第二,说中财是靠校友关系,没错,校友在中财发展中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没什么好丢人的,相反我们会为有这些杰出校友倾力支持学校建设而自豪,中财校友不敢说是全国高校里最强大的,但是最有凝聚力的校友群之一,中财校友为校谋福利在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难听???
那时候央财是一所干校,就和今天的扬州税务学院一样!按照你的逻辑,扬州税务学院就可以秒杀西北大学了,因为西北大学直属陕西省!但是事实上西北大学的实力是扬州税务学院的几十倍!

1956年,国家级教授,上财有5名,央财是0!1956年上财和西财、东财、中南财成为国家部署的重点财经院校,央财无影无踪!

央财号称一直部署,可是1981年,财政部第一个博士点设在了上财!1985年,财政部首批升格为大学,是上财、中南财、东财,没有央财!1988年,财政部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设在了上财!1993年,财政部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设在了上财!

央财号称一直部署,却在各方面全面落后,更加应证了央财的积贫积弱,恰恰说明央财的实力非常差劲!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央财就是一所吃百家饭发展起来的大学,许多教师都是东财、中南财、上财等支援到央财的!谁成想央财居然忘恩背义,并嘲笑当初的恩人是地方院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3:35:59
中财本来就是很一般的学校,也就是大合并浪潮和经济快速发展下起来的院校,就这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5:27:07
leftright 发表于 2011-5-13 13:11
海里活 发表于 2011-5-13 01:36
leftright
请看清楚了,上海财经在归财政部直属之前,只是上海市财贸办管理的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连市属正规军都不算,中财那时候已经是财政部直属高校,还是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助理)兼校长,谁的行政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所以你别老是保有一种优越感,上财自然有强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如中财的地方,所以你在口口声声说是中财挤掉了其他财经进教育部直属,在中国讲究资历的规则下,中财一直作为部署学校根本不存在挤掉谁进教育部,说句你不爱听的,如果说财政部只有一个211名额,在当时会给上财,但是如果只是一所进教育部直属的的指标,必定是中财,你信也好,不信也罢,但这就是事实,你说中财是靠吃软饭,无非是说中财在政界校友为中财笼络资源,靠国家政策扶持,我就不明白了,这年头有关系居然是贬义词了,再说,上财就不想吃这碗“软饭”,只是在政法规博弈中,她确实是要逊于中财,如果要吃软饭,清华当之无愧全国软饭第一王,可哪所高校不是对她这碗软饭羡慕嫉妒恨?吃国家的软饭可不是像你吃女人软饭一样,吃了就剑阁,吃国家软饭吃了心肝脾肺肾都好。第二,说中财是靠校友关系,没错,校友在中财发展中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没什么好丢人的,相反我们会为有这些杰出校友倾力支持学校建设而自豪,中财校友不敢说是全国高校里最强大的,但是最有凝聚力的校友群之一,中财校友为校谋福利在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难听???
那时候央财是一所干校,就和今天的扬州税务学院一样!按照你的逻辑,扬州税务学院就可以秒杀西北大学了,因为西北大学直属陕西省!但是事实上西北大学的实力是扬州税务学院的几十倍!

1956年,国家级教授,上财有5名,央财是0!1956年上财和西财、东财、中南财成为国家部署的重点财经院校,央财无影无踪!

央财号称一直部署,可是1981年,财政部第一个博士点设在了上财!1985年,财政部首批升格为大学,是上财、中南财、东财,没有央财!1988年,财政部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设在了上财!1993年,财政部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设在了上财!

央财号称一直部署,却在各方面全面落后,更加应证了央财的积贫积弱,恰恰说明央财的实力非常差劲!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央财就是一所吃百家饭发展起来的大学,许多教师都是东财、中南财、上财等支援到央财的!谁成想央财居然忘恩背义,并嘲笑当初的恩人是地方院校了!
是呀,中财是干校的时候,上财就不是在做干校?只是中财是人总行,财政部的干校,上财是上海市地方财税系统的干校而已,如果中财像扬州税务学院一样,那你上财是什么,估计连中专都不是!还扯出什么上财1956年就是部署重点财经,笑话尔,上财被下放到地方了,地方干校还是部署重点财经??????  78年才招收本科,在财政部之前属于上海市财贸办管理的学校居然在你这成了部署重点财经????上财在进财政部部署前,什么都不是!到你这什么高贵辉煌的的历史不觉得可笑么?
如果说仅仅有其他财经院校调配过来师资就叫百家饭,那你上财在1958年被取消的时候,后来60年代在上海商科学校大专部的基础上再重新组建成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算什么,是你的亲娘还是奶妈?现在上海商科学校都没有了,那你们是不是就是弃儿了????再说各财经院校有少量师资流动很正常,中财还支援山东财政学院建设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18:09:30
为了钱啥都可以抛弃!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原始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