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1973 发表于 2011-5-16 16:54 
本科是数学的同学,大家还年轻,还有机会选择,还可以拼搏,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最好读个数学博士。不过我估计很少有这样的牛人。大家早就迫不及待想赶紧转行成功,然后想着以后毕业拿高薪得了。
还有个问题是,就算读个数学博士,这时年纪也不小了,也要看你是哪个方向的博士,像泛函非线性泛函,无穷维动力系统等属于基础数学,你懂了做应用照样搞不定不过做做理论还是很不错的,你也可以做到很好;如果做应用,当然对于时间序列的分析等概率与统计这块也还得懂这吧(这块内容不少),此外,恐怕还得要懂数值算法(这块内容也不少)等涉及到计算数学专业吧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考研与考博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e=3&from^^uid=1102390
——很好的建议。谢谢分享。记下了。多交流。谢谢数学专业的网友。祝福你们!呵呵,作为经济专业学子,也分享点不成熟的“经验”:如果,能够系统框架图,将所有读过的经济学理论,教材,文章,分别做成一张图,再试图合成一张大图。这样的人,才有“必要”去转行搞经济学,否则~~~不是没把书读透,就是被二流老师或学长给带歪了。20世纪90年代,行为金融(经济学)纷纷拿了多个诺奖以后——个人以为是近世数学或现代数学的应用分支,最多,可以颁个菲尔茨什么的,发个诺奖,只能说明:当代经济学主流理论正在停滞不前!以前,有位很有名的老教授(不在世了,很遗憾)说过:当代主流经济学体系,如不能实现基础体系的突破,就只能向“宗教”/“经济学拜物教”/看齐了。个人以为,对于“放弃”数学主干而转考经济学/经济类学科的人士而言,这种判断,属于顶级利好!这意味着,最近20年来,当代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相对静态的(停滞不前?
);如此有限的理论内容,相信逻辑性,系统性,创新性,均堪“一流”的数学系学子;转行过来,应该难度极为有限。只不过~~~比如考道口,考南开,包括考人大,清华;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是:可以有热情,不必要有激情,绝对禁止痴情。因为~~~很多“因素”不是通过人为努力能够逐渐“逼近”某些“极限”的。特别解释下:个人极其不认同所谓招生黑幕之类的。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解释,但解释成某某惯性或体制对某个人的“个人歧视”;绝对是丧失理智近乎疯狂的心理体现。从最简单的社会学心理来说:比如,一个群体有其对“新进者”,NEWCOMER NEWHAND等的一个潜在要求!比如,一群上海人在一起,自然会说吴语一般的家乡话。但不是说,只要你懂上海话,高档一些的上海人的圈子就会自然接纳你。这里面说明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默契关系。同样,比如五道口招生,通过试卷,一般能够看出谁“已经”具有做“这一行”的潜能,谁“尚未”具有“入伙”的基本能力。那么,在同样的标准之下,可能您的成绩,总成绩,加权,等,已经符合了“一般性”标准,却还不符合“特殊性”标准。自然,“被淘汰”的几率增大。——但,这绝对不意味着这个人不适合转行到经济类领域。不过,也有个说法:经济学入行要有3-6年的“预备时期”;以前,我也不信,后来才发现。那些所谓经济学少年奇材,就是“先悟”的那些;往往耽于理论的细节,而后劲不足。反而是数理方面根底扎实的人士,多厚积而薄发,大有作为。当然,这3-6年可能就是大泽龙蛇的“淘金”阶段,经历过,悟出了,自然有好的效果。反之,碌碌无为,泯然众人者,亦或有三四。
总之,个人以为,数学出身的人士,转行经济或金融类,可能需要重视的并非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或精研;而是某种思想方法的彻底转变。有得者,有失者;成功者,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失败者,多半是邯郸学步,后继无力。“自由选择”吧,经济学的经典要义。大家一起努力,祝福每个希望人生或有突破的勇敢者!!包括俺自己哈~~~~~~~

说得很好---特别是最后
关键是转行能否坚持下去以致成功,除了知识本身,还有更重要的思维和思想,需要很长时间去体验,知识本身就需要体验。文理通吃还是很难的
我认识一个老师,他读了数论的博士后转行到通信行业,成功,后从贝尔实验室提前退休,拉了几个熟悉的精英自己出来创业
我还认识一个老师,学通信的,后来硬是在美国又读了个数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