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6 0
2011-05-23
路透上海5月20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五表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的难度亦很大.他建议中国应尽早采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

他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指出,"在应对危机的政策出台以後要考虑一个及时退出的问题,一个强有力的刺激计划来克服危机,同时配合一个判断准确的及时的退出,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事情并不那麽容易,就是时点的判断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也有很大的难度."

周小川表示,在物价指数上行或处于较高位置的情况下,以及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中国确实需要宏观管理有一定的转向,而在这种转向中要找到一个新的、既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够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新的平衡点.

他说,中国经济在危机之後率先复苏,因此所处周期和发达国家有可能不一样,中国需要有一些逆周期的措施.而且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财务软约束的现象.这种财务软约束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过热的冲动,中国有需要尽早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仍侧重于微观审慎监管.此前国内媒体报导,中国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上已有进展,央行层面,推出社会融资总量、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等;银监会亦加快了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落地.

该报导引述周小川的表述,宏观审慎政策首先是逆周期政策;其次是应对羊群效应等市场失效现象,使整个金融市场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第三是全球化下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和交易日趋复杂,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广泛的国际标准.



**人民币跨境使用**

对于近期各界热议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话题,周小川还指出,"人民币跨境使用,首先主要是指在贸易和投资中的运用.当然同时,我们也小心谨慎地,允许在金融交易中逐步有所运用.我们希望,主要还是以支持实体经济为主."

他说,人民币如果跨境使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人民币需要逐步的、有序的走向可兑换.

他指出,中国在1996年已经宣布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上的可兑换,今後就是面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这方面也是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进程,但既带来很多新的机遇,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讨论.

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昨日表示,人民币跨境业务要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适应,不能太超前.央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人民币外债管理制度,目前尚无时间表.

李波认为,中国仍属于资本项目管理的国家,境内主体希望从境外借入人民币属于资本项目的管理问题,而且属于外债管理问题.在相关制度建立之前,中国将采取个案试点的方式.(完)

--发稿 毕晓雯/曾菱; 撰写 林琦; 审校 林高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