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知道了,我就是厦大金融工程的,我能不知道么?22839189tao 你的说法有点片面,中国目前在这块是起步晚,但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金融工程并不只是期权定价,可转债的定价,利率期限结构,利率产品的定价等等,虽然说现在主要还是量化,但我觉得金工在国内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引用郑老师在西南财大作的演讲里的一段话“我们现在的金融创新非常缺乏人才。前几年的金融毕业生,无论是西南财经大学、北大、厦大、人大的,基本上是培养货币银行学的人比较多。新金融方面的学生非常少。国外在这些研究上有很多的金融软件,但是不能用。因为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就依靠你们来改变。不然出大问题。比如可转换债,国外有非常成熟的软件和模型。但是不能在中国直接套用。因为其中含有四五个期权。每一个都要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只有在搞清楚了以后才能带入数学方法,进入模拟系统才能定价。可是国外的行为方式同国内的不一样。这样导致结果就不一样。所以为了这个定价我们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对相关的问题做了研究,包括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上市企业的行为模式,大股东的决策模式。这些搞清楚了以后才开始定价的。而且肯定是没有解析解的,只能数字方法做模拟。所以需要很多优秀人才,在我们那里最优秀的人都是报金融工程。但是老师有限,每年只能收小部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