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11-10-27 12:18:02
不错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9 11:10:51
老曹多壮志
——让理想变为政绩,不简单。

老曹当过三年县长,四年县委书记。
老曹爱在饭桌上讲政治寓言,有代表性的一个如下:
三人行。一个强者,两个弱者。
如果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可以对抗强者。
事实上,两个弱者很难形成合作,当一个弱者向另一个弱者要求合作时,可能对方会告密,提出要求的弱者会成为强者重点打击的对象,所以两个弱者平等地被奴役。
当然,强者可能用两种方式或更多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使另外两个弱者不形成联盟。
一种方式,就是分化两个人。将一个人任命为副手,成为一人之下,另一人之上的角色,使它既为强者服务,又可以享受到另一个弱者的服务,或凌驾于另一人之上,获得某种精神满足。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离间两个弱者,分别对两个人都表示好感,分别给他们暗示,使他们互相猜疑,使他们都得通过效忠才能有机会与强者形成联合,成为强者的一部分。
强者不太可能严厉打击两个人,除非他真正强大或只有强大却很弱智。
能讲出这样的寓言,证明老曹有政治头脑,当然他也有政治理想,并勇于实践。尤其是在当地方官期间,老曹一直致力于开拓一些煤焦生意以外的经济发展新思路。
老曹任县长的那个县,挨着黄河,县里有一个黄河古镇,风景有点特色,解放前一直是渡口,商贸比较发达,镇子上留下些明清老宅,看着比较有感觉。
老曹思谋良久,决定用“黄河第一镇”的概念来包装古镇,力图把古镇打造成黄河渡口文化和商埠贸易历史的发源地。
为了让古镇文化有丰富内涵,老曹组织县文化局的人重修县志,编了一些关于古镇的历史典故,其中一条是关于乾隆皇帝的爸爸顺治的,说出了家的顺治皇帝为了躲避儿子的寻找,曾隐居古镇三年。大家都觉得这条太假,可老曹觉得可以用,胆子大一点才能引发关注。
古镇没什么文物,老曹咬咬牙,把兴建新县府大楼的钱拿出来,从陕西进口了一批文物,作为古镇文物,以供游人参观。
“黄河第一镇文化园”成立仪式很盛大,先是祭祀了传说中的名人顺治帝,然后领导讲话、省台直播、文艺活动,该有的全有,场面很气派。
说实话“黄河第一镇”概念确实不错,老曹也下功夫装点了一番门面,就是游人不多。这事能算老曹的政绩,但称不上是辉煌的政绩,这让老曹很失望。
后来老曹换了个地方当县委书记,那地方的醋相当有名,全省人都认。上次旅游经济没搞活,这次老曹想玩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算把当地的醋文化挖掘出来,把当地的醋品牌推广出去。
怎么样才能把醋文化挖掘出来呢?老曹决定建一个醋文化博物馆。吸取了上一次自以为是建古镇的教训,老曹决定在建醋博物馆之前,出国考察一趟,看看人家外国人是怎么做类似博物馆的。
没打听到外国有什么知名的醋博物馆,倒是听说德国有个面包博物馆,在欧洲很有名气,参观的人很多。老曹带了一票县委的人马和我们几个老板,直奔德国多瑙河畔的乌尔姆市,参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面包博物馆。
翻译告诉我们,博物馆建于1955年,大门右侧墙上的德文是:德国面包博物馆;大门上方墙上的红字是:面包就是生命。翻译说,德国是面包消费大国,面包有几千种,人均面包消费量居世界之首。
老曹说,面包是德国人的生命,面条是我省百姓的生命,醋是什么呢?有人说醋是生活,有人马上反对,说酒才是生活,五味俱全。老曹总结道,酒醋同源,粮食发酵后,先变成酒,继续发酵,酒变酸了,就成了醋,所以说,酒代表好日子,醋代表苦日子,酸不就是苦嘛。
看到面包馆内的展品、说词和附件成百上千,老曹叮嘱县文化局局长,回去之后,把跟醋有关的古诗词、典故传说、食疗方法统统收集起来,在数量上要不亚于面包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得知人类制作烘烤面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比耶稣诞生还早,这种食物是妇女们发明的。文化局局长不屑地说道,历史悠久咱谁也不怕,醋肯定要超5000年。
面包博物馆集中了世界上最完整、最系统的面包资料和面包模型,还有图片、实物,也有复制品,像三百年前的面包烤炉,原始的捣面机器,能让人看到古今面包制作过程的异同。老曹觉得这搞得很好,我们要学习。文物局局长马上表态,一定学习,自己回去以后,马上从下面农村收一些跟做醋有关的文物,像坛子、篓子的,应该不贵,好收。
在面包馆的展品中,还有各国有关面包申请开店的批准文本,各国参展获得的面包奖状、奖牌、徽章和印章,以及与面包有关的钱币、邮票等。老曹感慨这个学起来难度大,但是也要上,并指示商业局局长要进口一些外国醋,放到博物馆里,等明年财政有条件了,咱也搞一次世界性的醋产品展览会。
面包博物馆最贵的文物是四件红土烧成的陶俑,是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物,是当时古希腊制作面包的用具。我来了灵感,说道,酒讲年份,酒厂都在中央台吹自己的酒窖上千年,酒醋同源,醋也能讲年份,咱也炒作炒作,弄个千年醋缸出来,做中国的年份醋,从三年陈酿做到六十年陈酿,肯定有特色。
老曹听了,来了兴趣,沉思了两秒钟,看了看文物局局长。局长痛快地说,以前老百姓们酿醋用的大缸就是普通大缸,又不是啥名贵文物,好收,一个月之内,保证收一个上来。
从德国回来,县里马上成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筹建委员会”,一票人马放下手头正常工作,全力搞博物馆。
博物馆筹建得差不多时,省城突然空出了个副市长的缺,老曹的后台当时还活着,一番运作之后,老曹挤掉竞争对手老陈,成功当选。
省城也有醋厂,规模不小,而且正好归老曹分管。老曹决定把县里筹建的醋博物馆转移到省城去,让省城的醋厂接手来搞。大家明白老曹的意思,搞政绩转移工程呗,让省城的醋先走向全国呗,这是对的,毕竟人家老曹出息了,地方上应该继续全力配合。
把县里和醋有关的文物运往省城时,文物局局长亲自下乡收来的古董大醋缸很是显眼,大家怀疑是假的。局长发誓赌咒说是真的,这醋缸好几百年了,故宫博物院专家都给出鉴定意见了的。
老曹在省城当了一年代副市长,因不服省城官场水土,不幸被免。老曹在省城说得上的政绩,就是帮省城醋厂搞起了醋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有特色,醋的制作技艺展示得很详细,醋文化典故解说得有趣味,博物馆成为省城旅游线路中的重要一景,每年能挣不少钱。
我跟老曹提过的年份醋,也被省城醋厂变成了现实,二十年陈酿、三十年陈酿,在博物馆和省城机场卖得特别火。我曾特别问过做醋的人,为什么不能像白酒那样搞五六十年的陈酿呢,不是更能卖上价吗?
做醋的人说,不行啊,三十年的老醋基本已经是糊糊了,三十年以上变固体了,不是忽悠人嘛。
当然那口古董大醋缸也功不可没,被导游说成是千年大醋缸,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游人来了都要摸一摸,导游说能纳福。
有次,我遇到文物局局长,问他当时买那口大缸花了多少钱。
局长说没花钱。
我说,没花钱?你帮我搞十口。
局长笑道,有年头的大缸哪那么好收,当时把县里的农村都跑遍了,都找不出一口完整的、五百年以上的大缸。后来东崖底的一个老头说,村头有个废弃的老茅坑下有口大屎缸,可能有年头了。
局长为了完成老曹交代的任务,抱着探索的心态,花了两千块钱让人把大屎缸弄上来,又花了五百块清洗,经专家检测,确实是有年头的大缸。
当时老曹在台上,局长自然不敢说实情,反正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5 09:10:44
好段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1 11:35:45
牛人秘笈全揭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6672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3 18:12:33
本书将带我们走入煤老板真实的私人世界。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在我省假记者这个行业里,海生是大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海生参加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名留校史。可惜数理化太差,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海生在当地报社当了临时工。

后来,开除了几个电视台、报社的临时工,杀鸡儆猴。被开除的几个临时工里,就有海生。

海生被开除后,正式当上了职业假记者。那时候是假记者的黄金时代,好多煤老板哪里懂什么记者证,看到张名片都觉得稀奇。

1993年冬天,一个老领导的儿子开的煤矿出事了,瓦斯爆炸,四十几个矿工埋在井下。煤矿没有专业救援设备,没法下井营救,只能等着专业救援队伍从三百公里外的省城赶过来。

当时下大雪,救援队伍被堵在山路上,四十几个矿工只能在井下生死不明。四十几个矿工大多是当地人,家属们看到人迟迟救不出来,疯掉了,拿着铁镐、铁锹开始进攻公安镇守的煤矿,要把老领导的矿长儿子揪出来问话。

矿工的家属有两百来人,公安抵挡不住,设在矿区门口的防线节节败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海生领着一个戴口罩的摄影记者出现了,他激愤地冲到最前头,怒斥老领导的儿子作为矿长,救援不力,草菅人命,公安为什么不把他交出来。

公安谎称老领导的儿子已经不在矿上了。

海生骂公安故意包庇事故首犯,自己作为一个北京来的记者,一定把这事全程拍摄下来,曝光到中纪委。

公安只好再次声明,矿长已离开煤矿,千真万确。

海生不信,要进去搜。公安无奈之下,做出妥协,同意放海生和戴口罩的摄影记者进去搜。半个小时后,海生和摄影记者出来了,海生依旧很愤怒,对家属说,有些地方公安挡着不让进,大家冲进去一起搜吧。两百多个家属忍无可忍,势不可挡地冲进矿区,把厂子砸了个稀烂,却没发现老领导的儿子。

家属不可能找到的,在他们冲进来之前,老领导的儿子和戴口罩的摄影记者换了衣服,在海生的掩护下,逃离了包围圈,算是捡了一条命。

演技很精彩,掉包计很成功,海生在铁镐、铁锹丛中,临危不乱,一战成名,成为比真记者都真的假记者。

随着事业走向巅峰期,海生有些张狂,犯了**罪,被判入狱三年,浪费了之前的艰难奋斗。海生出狱后,假记者这行业已经泛滥成灾,都懂得拿张记者证,唯恐煤窑不出事。

为了能趴到敲诈煤老板这样的大活,海生把自己的亲戚派到各地煤矿做眼线,好第一时间帮他打探煤矿出事的消息。

2005年,窦家沟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件,十多个人被困在井下。煤矿老板老成自行组织营救没成功,判断十多个人估计都没命了,就打算把事情盖下来。

就在老成忙着营救的时候,五十多个假记者已经蜂拥而至。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老成决定给每个假记者发三万块封口费。

正在会计去拿现金的当口,海生丢了魂一样地赶来了,逼着老成找专业救援队下井救援,他派来当眼线的弟弟海旺也在井下哪。老成觉得这事盖不住了,叹了口气,准备给救援队打电话。

找救援队来,这事等于公开了,封口费自然也不用给了。假记者们不干了,一拨人不让老成打电话找救援队,另一拨人开始愤怒地揍搅局的海生。

假记者队伍里可能有高手,群殴了两分钟,海生被活活打死。假记者们一看死人了,四散奔逃,老成看傻了。之后,老成有口莫辩地背了把海生打死的黑锅,被判了二十年。被打死的海生则引发了全国上下对假记者们的关注。

(未完待续)

下期提示:收垃圾婆姨一听,头都没回,背着麻袋就跑。买菜妇女泼声大喊着追了上去。

分享此资讯到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9 11:39:26
岁末读来夜更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3 10:45:38
这些年,东北黑社会到处立字号,开分店,遍布大江南北,及一二三四线城市。
在深圳、三亚这样原住民少的新兴城市,东北黑社会基本成为当地黑道主流势力,拥有充分的话语权。相比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大多有自产的黑道精英,数千年无断代传承,称得上是守土爱家的地头蛇,见外来的东北黑道来抢肉吃,怎么办?简单,要么认怂,要么亮剑。
朱学亮是我省西北部黑道老大,这样的荣誉称号既非祖传,也没有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更不需要年检,但着实响当当,硬邦邦,在我省西北部十分好使。一分收获,一分付出,朱学亮能当老大,打架的天赋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关键还在于他骨头够硬,胆子够大,敢打敢拼,从不退让半寸,从A级通缉犯一直奋斗到拥有几家煤矿的知名企业家、慈善家。
移民至我省的东北黑社会,经营模式因循守旧,从歌厅、舞厅、发廊等色情业开始做起,然后延伸到宾馆酒店业,这都没什么,可自从他们想染指煤矿后,以朱学亮为首的本地黑道就再也坐不住了。
朱学亮在动员大会发言道,让他们混口饭吃,帮国家解决点就业,我们够大度了,葬他爹的,敢动煤矿,这他妈是抢老婆的仇,办他们。
朱学亮自己现在都有几十个亿,装备一个师都不在话下,组建一支作战能力优良的古惑仔队伍太小意思了。本地的煤老板们当然支持学亮,纷纷从自己的私人武装部队里抽调精英无偿增援朱学良,其中不乏越南枪手和泰国高手。
东北黑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几个色情场所,最先进的武器是两支化隆造手枪,简直是开玩笑。学亮的人马光配防弹衣就花了两百多万,从澳门带回来的德国造重武器,火力强劲指数可参照史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4》。
细节反映实力,实力决定成败。东北黑社会跟学亮打,简直是白莲教教徒跟西点军校的特工打,仗还没打,就输了。
东北黑社会彻底服了,首领亲自跪在学亮面前,送上拜帖,还要现场切一根小指头赔罪,被学亮劝住了。以德服人嘛,痛打落水狗,那是没实力的人干的事。
受降大典很酷,很风光,东北首领敬和头酒时,提出想带领队伍归顺朱大哥,撤销东北番号,唯朱大哥马首是瞻,望大哥安排好接收编制,好让东北弟兄们有个强大而温暖的家。
打架不犯愁,搞兼并重组、机构改革,学亮有点挠头,于是请我吃饭,在酒桌上诉苦,坦言管理东北黑社会成员没经验,担心他们在自己的体系内自成一派,影响团结,如果生了反骨,后果很严重,但拒之门外等于把兔子逼急了,也有潜在的风险。
我说,老朱,这事简单,你就吃了不会上网的亏了,好多新闻都不知道。
学亮忙请我赐教。
我问,你知道那帮搞小品说相声的人吧。
学亮说,我操,跟我吃过饭的明星太多了,谁我不知道啊,你真当老哥凉棒啊。
我说,你学学人家是怎么管理手下人的,开堂收弟子呗,仪式整隆重一点,多请些客人,让他们在大家面前对你三拜九叩,以后你就是师父,你老婆就是师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他们反你等于打自己脸。
学亮,我明白意思,传统的东西还是有用啊,赵家班的弟子们多忠啊,还不是靠这些形式上的东西。
我说,你就按着这路子走,让他们师父师父地叫着,搞得跟爹似的,逢年过节给你磕头,精神上的笼络是最有效的,等于潜移默化地洗脑。
学亮点点头,问我什么叫洗脑。
拜师仪式很隆重,缺乏想象力的可参照网上相声大师、小品教父的收徒仪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 12:36:10
感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5:06:38
讲的什么内容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8:37:24
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10:02:25
呵呵,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 20:10:39
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4 18:28:34
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5 13:22:35
营销有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17:37:40
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9 17:56:37
好极了,长见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6672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3 21:34:24
顶,好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4 10:01:38
这位小果很牛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4 23:06:14
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1:37:34
99999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4 21:07: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8 10:18: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8 16:05:19
厉害啊  啊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 20:28:47
00000000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 20:01:01
99999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3 01:29:38
不错,有启发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3 19:17: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0 09:42: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18:46: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3 17:03: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