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6-22 17:27:52
希腊欧洲债务问题解决了吗??怎么解决??拿谁的钱去贴希腊ZF?整个欧元区的钱去填?再把西班牙也拖下去?欧元区本身就是个雷。美国呢?次贷缓过来了?印美元?降低汇率?想办法拿中国填?
中国的货币超发,通胀问题解决了吗??下月调准备金?下月再加息?你涨工资了吗?物价不涨了吗?
你没看到全国在遭灾?猪肉再创新高没看到?粮食价格如果在上涨?下游的各种工业加工品呢?

我真的想和巴菲特一样去拣股票?有便宜的吗?我不知道现在的上证指数是怎么算的?为什么我看好的股票市盈率还是那么高??

保障房开工了,你买的起?你买的到?

我真的不知道某些人的经济转好的结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哪里转好了??经济转好,起码是大家能慢慢的开始赚钱了,尤其是南方的出口企业,我们能真正说上赚钱的依旧是出口。别给我说房地产,那只是把人民的血汗拿给ZF和一些资产阶级瓜分的手段。搜刮人民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几楼的?想看大盘反转,先给我几条经济转好的事实!!

炒股稍微用点心的都知道暑期是淡季,趁早找个凉快的地方歇歇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19:38:53
中国经济的远景看起来还可以,主要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辽阔的国土,巨大的GDP,高年均增长率,以及低人均收入,不客气的说,中国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都需要多年奋斗(也许把灰色经济都算上可以达成?)。这个远景决定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当然是这期间不会破产的股票。考虑中国企业很少现金分红,其实能赚的也就是价差,只是中国企业的未来股价不容易判断,喜欢现金分红的股票,如果可持续经营得到保证,是最适合长期持有的。

中国要实现这个经济远景,眼前有不少障碍:
1、国内认同削弱,几大改革都只取得部分成果,有的改革还引发了许多矛盾,进一步改革显得举步维艰。
尽管禁止小产权房,只要不做强迫拆迁,即使是出租,近郊农民也能获得较多收益。当然房地产政策与其说支持近郊农民不如说一度在剥削他们,现在只是给了农民讨价还价的权利。由此可见,市场自发力量在消除二元格局方面的作用并不低于专门的减免农业税政策和家电下乡政策,后两项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决不可能造就任何农民富翁,市场就可以。当然也沾了全国城市房地产涨价的光,购房户减少,租房户增长。小产权房可以让农民和租户双赢,当局力推的商品房只能造就零和市场(投资者赢消费者输),证明政策未必比市场更好。

2、对于各种复杂的问题缺乏应对的预案,面对未预期的现实,难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例如面对美国金融风暴,迅速增发信贷,当时已经有许多反对意见,政策的副作用是存在的,可惜没有完善的预案,也来不及一一讨论,就匆忙下了决心。最近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还没落实,指标已经出台,结果得不到地方与企业的响应。如果事先有完备的预案,进行较充分的讨论,就不容易陷入被动。

3、中国是否会失去人口红利,在富裕以前进入老龄社会?
没有购买力,人口再多,经济也无法繁荣。购买力高,老龄社会也就是经济增长低,绝对的经济规模仍然存在,例如日本。

4、国内公共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否将危及整个国家?
这方面要慎重研究,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当年美国可以走出这个困境,中国就做不到么?关键还是要正视问题。

5、国际体系正在瓦解,是否有可能重构还不明朗,各种努力都只是以维持现状为目标。
这个领域,按理说新兴国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可是中国看起来并未有任何蓝图,除了提供经济机会,中国难以吸引他国的目光,IMF特别提款权不能根本解决信贷过度的缺陷,以超主权货币代替主权货币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困难(注意欧元面临的各种问题)。

所谓眼前障碍,其实是中国面对的战略性障碍,近期股市的局部问题,一个是股市结构调整,要推出国际板,另一个是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企被美国质疑有财务造假嫌疑,遭到退市,这倒是一个老问题。还有银行加息预期,粮食减产推断,房地产政策转向,等等,不好的消息很多。就算股市反弹,想站稳脚跟,总需要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19:44:31
中国的股市应该可以体现出国内热钱的去向,与实体经济关系就难以说明了。是困境,因为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又是机会,因为不破而不立,是到了经济转型的时候,知识型产业比例现在是太低了,劳动密集、双规制、二元经济造就了畸形的经济实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22:13:40
中国 是个怪胎 这就是特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22:16:13
以下仅为个人感觉,无凭无据,瞎说而已,不负责。
仅仅看技术面,中国股市可能有一波反弹,因为近几日的跳空低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空方的力量超强。但是,别忘了,物极必反;别忘了,他人恐惧我贪婪。所以,反弹马上就来了。
但是会反转么?难。
很有可能未来的走势是大盘反弹百分之四五,也就是100-130点左右,当很多人都以为开始反转了,过了七一,或者是八一,另一波凌厉的下跌开始了。
兵家云:虚虚实实,诡道也。
快进快出,不贪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22:25:32
貌似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有一点必须指出: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控制物价,防止严重的甚至是失控的通胀,为此,牺牲股市是无奈的选择,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两权相遇取其重,两害相遇取其轻嘛。正因如此,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目前的形势既不是曙光、黎明,也不是漫漫黑夜!还需看政策实施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08:22:13
股市怎么走它自己说了算,说到底股市就是资金市,普通股民的钱在这个市场里只是很小的份额了,主要的资金来自机构和私募,现在国家回收流动性,还有加息的预期,另一方面市场失血严重,扩容简直疯狂。场外虽然有非常多的资金,并没有进入这个市场,看看周围的免担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大多数资金流到了这里。
股市言底还为时尚早,眼前顶多能看个反弹,后面的下跌,点数可能不多,但比例决不可忽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08:59:25
the determinant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1:47:53
为何我们对金融市场的分析只注重宏观政策影响方面,而没有去关注自身制度的严重问题。如果不解决信息不对称、对违法的监督管理、对市场势力的打击严惩,股份公司对自身作为公众公司的正确态度(而不是把它当成是圈钱且不用还的场所),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利的保护等等一系列问题,最后这个市场势必会严重萎缩,将长期处于要死不活的状态(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一样),所以注定我们的股市永远都是牛短熊长,永远都成长不出了伟大的企业,只是一个扭曲幼稚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4:22:39
中国的股市不是真正的"市",是垄断权力和行政权力角鹿,获取投机利益的场所.用股票市场的逻辑去分析它是无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5:35:59
39# sskkyy611

大家都盯着这个股市(上市公司,ZF,机构,散户),都想从这个市场里面捞钱时,是不是该反省反省究竟这个大家都想赚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靠“吃得多吐得少”的上市公司的股利?那是微乎其微的。只有两个途径,股民的资金;或者ZF的救市资金,比如中央汇金,但其最终来源还是所有百姓的买单。
唉,也许“洗洗更健康吧”。涨上去就高兴,跌下来愁云密布,或许只能说明我们不健康的投机心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9:40:45
震荡走势,近期不乐观。不乐观有二,一、国内经济走势不明朗,二、市场并未绝望,没有绝望,何谈曙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09:57:15
换个话题吧,别围着股市谈。

下一期让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很期待!
这个是解决房价的一个重要方向。期待硬着陆,企业倒闭,民众下岗,大面积的失业,无收入,还不上房贷,让银行收房子去。哈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16:36:31
有人认为,沪深股市的走软是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对全球通胀担忧、国内经济紧缩政策和滞胀风险、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涌入、以及今年雪灾和震灾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等多重因素所致。而最直接的导火索则是中国央行今年第四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官方最新公布的快速上攻的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和居高不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让投资者们担忧的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下,中国能否挺得住,管理当局有无良策带领中国渡过这一波惊涛骇浪。换言之,此时的沪深股指与其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不如说是中国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度量器。从2005年开始抬头的本轮“过热”除了国内因素外,来自全球的外力因素扮演了不容忽视甚至是主要角色。过去,物价上涨压力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其传导链条是“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然而,本轮通胀却是从粮食价格上涨开始,继而是肉蛋禽价格上涨,然后再是生产资料涨价。即传导链条是:“农产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而在通胀源上则表现为“国际输入型”。一方面,全球食物价格和能源价格的高歌猛进,让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也正因如此,北京在去年底被迫采取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坚决压住了食品和成品油企业涨价的冲动。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美元走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这也导致不少热钱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寻求投资补偿。现在“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传染性风险”首当其冲——而这也是大陆货币管理当局继续收紧“银根”的重要原由。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大陆控制通胀的各项举措并未出现失误,更遑论失败,中国经济仍处良性通道中,外界有足够理由保持对中国经济和股市投资信心。以此背景中来看待因紧缩政策引起的沪深股市大跌目前的大跌未必不是好事。现在的大跌可以视为一种消除泡沫,释放风险的过程,而为将来的大涨积聚动能。但在目前世界经济的重重危机中,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整个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安全与稳定,显然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中国自不例外,这也是股市最长远的、最大的利好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5 09:43:58
后面伴随经济股市还会有下跌,在2280-2410一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5 11:41:58
想正确的预测宏观经济的走势是十分困难的,而最难的是预测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就算你把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预测对了,也不一定就能带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股票做的永远是预期,A股有另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政策的预期。有人做左侧交易,但绝对没有人去做政策的左侧。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现在买入股票资产,那我的成本将会比这个市场上绝大多数人更低,也就是说在绝大数人即将解套的时候,我已经有一定可观的收益了。市场从来不却钱,无论央行如何收流动性,市场仍然有足够多的钱,足以再来次6000点甚至更高。市场缺的是信心,信心何来?实体经济?!很多一般投资者研究宏观经济有个误解,以图研究宏观经济来预测股市走势。按照一般普遍的说法是,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一般会提前反应宏观经济6--9个月。等你研究透,黄花菜都凉了。了解现在经济处于什么阶段就够了,然后分解GOV的政策分支。  政策才能给予市场信心。政策能反应实体真实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悲观情绪下,经济基本面的显著疲软可能成为市场判断政策转向的信号。鉴于近期资金面仍然偏紧,沪指在2700点附近震荡整理概率较大。技术上,沪指跌破 2650 点支撑后,关键在于市场是否确认跌破该点位。如果市场跌破该点位后,回抽确认下跌有效,则市场将深度下跌,投资者要止损;如果市场虽然跌破 2650点后,并未确认继续下跌,则 2650 点之下可能形成空头陷阱。

Following the Party  



个人瞎掰,仅供娱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5 21:31:51
竟然大家都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那我就技术分析一下吧。
我用了安信行情的“速阻线”画了一个图。很显然,股市是止跌的了。并且周五放大量。短期内不会大跌。但是遇到60天移动均线时候会遇到阻力。

22.jpg
建议:平衡的时候,不是高手请勿急于进场。不要老想着波段操作。等到趋势明确时候,再进场。估计还要在60天均线附近徘徊一下。多方、空方会有1周左右的博弈。
附件列表
1111.jpg

原图尺寸 77.47 KB

1111.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5 23:02:43
现在说反弹还有点早吧,还没有突破颈线,拉的有点急,估计下周要调整,耐心等待趋势的明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6 23:36:43
冷眼相对,我看你横行几时.小股民炒股能发家致富.要么是小说,要么是传奇.
炒房的不如炒地皮,炒股的自然不如抢劫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7 12:57:37
股市作为作为各利益群体的博弈平台,各大利益群体都必须不断地相互沟通了解,当各大利益群体的利益达到相对平衡的时候,股市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中小投资人尤其要了解大机构、大股东的利益所在、特别是国家的利益所在。中小投资人只有顺应了大机构、大股东的赢利模式,才能从中获益。因为大机构、大股东已经把他们的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0 10:43:53
解决通货膨胀不容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0 14:09:59
经济学家谢国忠(资料图)
  香港银行业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作用
  香港的银行系统,可能已经成了大陆热钱的最主要来源。从2009年12月到现在,它的信贷总量增加了38%,也就是1.25万亿港元(1.04万亿人民币),而同期吸收的人民币存款数量,也从2009年的630亿元,增加到了今年四月份的5100亿元。这种增加规模,相当于同期中国广义货币(M2)供应总量增加值的十分之一。这笔钱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来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因此造成的实际后果可能要达到名义金额的两到三倍。
  香港信贷的膨胀,与北京的信贷紧缩政策同期出现,这绝非巧合。中央ZF下定了决心解决通胀问题。而为此设定的调控目标,就是让某些类型的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这种政策导致灰色市场贷款利率急剧攀升,已超过20%。如果一家公司了解怎样从香港取得贷款,肯定愿意享受较低的利率。
  香港的各家银行看来也积极迎接这次机会,趁机增加它们的信贷规模。尽管银行有义务报告它们提供的贷款是否被用于香港区域内,实际上,因为有太多商业上的灵活做法,其中很多贷款最终都被用在了大陆。
  眼下香港银行业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作用,与1997年前曼谷的国际银行对泰国的影响类似。通过规避泰国银行的紧缩政策,那些海外投资中心让泰国的货币供应市场完全暴露在国际热钱的恶意操作之下。
  大多数香港银行规模较小,依赖企业存款,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非常流行的贷款基金公司相近。两者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很类似。在贷款者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银行在大陆的抵押物品不会轻易到手。当地ZF几乎一定会干涉银行罚没资产行为,以保证社会稳定。
  人民币贬值的风险相当大
  在过去十年间,大陆的地价增长了大约三十倍。现在的价格水平,已经超过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OECD)的水平,而大陆的人均收入才是那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等到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地价有可能缩水90%,而由于地产是银行的主要抵押品,目前的价格水平让即便是执行最为保守贷款价值比率的贷款,也都不再安全。
  这场贷款闹剧,也给香港的银行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汇率风险。人们坚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势头无可置疑。不幸的是,在金融市场上,极度一致的共识从来都是错误的。人民币贬值的风险相当大。中国的地产和消费品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这对矛盾,只有两种解决之道,一个是通货紧缩,另一个是货币贬值。两者之间,很难预测中国会做出何种选择。
  如果香港导致了大陆经济的不稳定,中央ZF肯定会放慢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步伐。而这本来是对香港有利的事儿。很多人会说,香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金融系统,因为它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制度,并且坚持资本账户开放。但事实上,香港可以加强审慎监管,来减缓银行系统的资本负债率扩张。比如说,对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应该大幅提升。
  不管人们对香港地产市场繁荣背后的推动力量有怎样丰富多彩的设想,真正的推动力,其实就是可以轻易获得的银行贷款。香港正在经历一次地产泡沫,上次房地产泡沫破裂时,香港银行系统侥幸逃过了一劫。这次可能不会再那么幸运。
  本地的地产泡沫,加上境外贷款数量的快速增长,让香港的银行系统变成了全世界风险最大的金融体系之一。香港ZF需要管好银行系统,这是其对港人负有的职责,也是对中央ZF应尽的义务。
□ .谢.国.忠  .中.国.企.业.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30 22:42:54
技术分析不如环境分析,看大环境,看管理层,看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01:18:49
微风吹飞 发表于 2011-6-21 18:44
A股,大盘跌得幅度不是很大,但个股已经跌得惨不忍睹。
这一波下跌虽然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复杂的国内国际环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