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6-11-9 12:55:00

首先应客观看待这篇文章,其内容值得参考,但不是全面的。不支持15楼。本文是罗列诸坏现象的文章,给人们一个参考,无可厚非。首先应客观看待这篇文章,其内容值得参考,但不是全面的。

第二,我觉得文中某些论据站不住脚。如,“我亲自研究过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比如反右倾、反右派、反右斗争,还有就是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这些东西在它的教科书里被抹的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不留”(哪年的书?)、“去年的GDP总量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日本呢?)、“哪怕是越南、斯里兰卡生产的同样一条牛仔裤,他可能卖的都比中国要高一美元左右,而这一美元可能(可能?)就是高在劳动力的工资这一部份”,等等。

第三,关于文章内容。1.1gdp是经济成就一定程度的但重要的衡量;gdp确不全面,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点,并提出“绿色经济”。1.2为了使相对弱小而关键的民营企业和其他国内企业能参与公平的竞争,应实施两税并轨;外资实现率这一真相并未被掩盖,我的高中政治课本的图表已有明确显示。1.3、2.1、2.2、2.3 当代中国的劳动力与分配问题已成为经济与社会方面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已引起舆论与政府的密切关注。我赞同26楼的主要观点。但我认为,现在是暂时放下很高gdp增长、放慢资本积累,去解决分配、环境和福利的制度问题,去养育民营经济,去增加低层人民的利益。这样,中国经济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中国才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才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权利。我认为政府的某些政策是值得斟酌。3.1能源危机是各国共有的难题。我认为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技术进步。中国要抓紧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和投入。3.2、3.3本人为金融白痴,愿得指教。

以上是鄙人的肤浅认识,望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9 13:24:00

文章观点已经陈旧..只能做参考!

经济生活化,经济随时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5 12:55:00
的确是。。。。报喜不报忧的政府。。。。让人担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10:53:00
我想有一点消极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16:32:00
是郎闲平的文章,有可看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17:58:00
现实中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完全按民间的观点提供参政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22:56:00
这也没办法  13亿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6 20:34:00

很不错的文章!顶!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8 02:49:00

可能是和自身的观点有冲突的关系,觉得文章不太令本人信服。理由如下:

1.文章说坏不说好,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只说负面有“诋毁之嫌”。

2.文章的论据有部分的来源可信程度不高

3.文章的论据有些是众所周知的,但和上下文联系起来有误导人的成分,缺乏中肯的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7 09:02:40
看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