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775 17
2022-11-09
经济与人类的群体主动存在

摘要:通常人们认为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但是通过将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与政治、军事、文化等相结合分析后可以得出,经济是什么?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经济是人类智能、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的结果。

关键词:文化;经济;主动存在;群体主动存在

引言

人类文明起源于智慧,发展于文化。得益于人类的集群生活,人类可以通过交换来获得更好的个体的主动存在[1]。人类集群与低等生物的集群生活不同,低等生物的集群生活是为了应对外界的威胁而集结在一起,是生物通过进化筛选出来的基因本能,而人类集群是通过知识、智慧和文化分析判断,用利益交换结合在一起的。生物集群与人类社会都是生命为寻求个体主动存在的集群行为,但人类社会明显要高级得多。对于人类而言,人类拥有智慧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人类个体由于智慧差异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人类个体并不能掌握所有人类群体用于保持主动存在的最先进文化,但是通过相互交换,人类个体可以拥有人类群体通过探索与研究所获得的最先进的主动存在手段,而经济就是所有这种交换活动的总称。

一、交换是智慧生命文化性主动存在所特有的主动行为

从哲学上来说,交换是指两个对象的某样属性发生转移。例如两人位置的交换,物品所有权的转移。

镜子测试表明,绝大多数生命都不能认识自己,只有大象、黑猩猩、海豚、乌鸦和人类等少数生命能认识镜子中的自己,而对物品所有权,使用权等属性的认识则只有人类才拥有。

什么是交换?经济学上的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物品的行为。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交换?是因为可以用于人类生命保持主动存在的物资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

由于人类能够认识物品的所有权,可以独占或分享物品所带来利益,所以当可以用于人类生命保持主动存在的物资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时,在人与人或人群与人群之间就会通过暴力或交换来达成物品所有权的转移,人与人之间的暴力称之为抢劫,互不隶属(或不愿意隶属)的人群与人群之间的暴力称之为战争。由于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时会下意识的聚集成群体,而在集群寻求主动存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大群体战胜小群体,这导致群体会越聚越大,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人类群体内部的主动存在规则不允许抢劫行为的存在,所以人与人之间获取资源用得更多的还是交换。

其实不光是资源的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需要交换,其它物资在人群中分布的不均匀也需要交换。

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工具把人和动物分开,有人说是火将人与动物分开,有人说是文字,作者认为是文化。冬天来了,天气变冷,动物会用长出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来完成它们的主动存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2]。文化性适应导致了文化性适应产品的出现,如用于居住的房屋,用于保暖的衣物,用于移动的交通工具,用于通信的电子产品,用于餐饮的炊具、厨具、餐具等。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3]。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越积越多,人类对各种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单一人类个体再也无法深入掌握整个文明的所有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于是人类产生了分工。在人类群体中,某些人因其对某些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的深入研究而成为专家,他们通过运用这类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为其它人服务而得以生存。

例如医生,他们因掌握了如何治疗人类疾病这种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而单独存在。医生不种地,但医生给农民看病,农民要看病,就必须拿粮食来换。医生不织布,但服装设计师,纺织厂的人,还有服装厂的人要看病,于是医生就有了衣服穿。医生不盖房,但建筑设计师,包工头,建筑工人要看病,于是医生就有了房屋、医院等建筑。医生不维持治安,但国家领导人,警察,法官要看病,于是医生就可以安心上下班。医生不拿枪,但将军、士兵要看病,于是医生就不用担心其它国家的士兵来侵害自己。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由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越积越多,人类对各种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使得人类个体在其专业方向上的劳动效率越来越高。在工业革命前,人们穿衣服的布都是家庭小作坊一点点纺织出来的。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飞梭、珍妮纺织机、骡机、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使机器纺织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古代,就算是在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经过艺术化夸张后的织布速度也只有15米/天,而现代织机轻松达到每天225米以上的速度。纺织是人类保持主动存在的一项技术,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随着各种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的进步,使得人们在各自劳动岗位的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人们用自己专精岗位的劳动产品去购买纺织产品远比自己一个外行去纺织要合算,这就是文化发展与交换的关系。

人类文化性的主动存在将人类与动物相区别,而文化的持续发展则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人类是一种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的生物,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各种工具的发明,事实上使用工具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寄居蟹会使用找来的壳来保护自己,啄木燕会制造工具将树洞深处的虫子拨弄出来供自已食用,海獭会利用石砧用来打碎贝壳,黑猩猩会制作使用钓蚂蚁的钓杆,但他们为什么没有变成人类呢?这是因为它们没“文化”,或者说它们使用工具仅仅是因进化而获得的一种本能。

人类的文化是进化的产物,是由于人类这个物种在特殊进化路径中得到了智慧,通过智慧而发展起来了文化。文化在人类群体中可以通过学习被继承、可以通过研究被发展、可以通过想象探索被创造,尤其是在人类特殊制度下可以象洪水决堤或者是爆炸一样被创造出来。例如专利最早是英王亨利三世1236年授予波尔多的一个市民以制作各色布的15年的垄断权。专利法1474威尼斯共和国颁布的。当1689年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后,专利制得到科学的修正和认真的执行,专利法催生出无数的新事物[4]。在资产阶级执政的几百年里,专利制创造的东西比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仅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人的发明就有两千多项,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5]。

智慧创造了文化,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的群体主动存在创造了经济,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创新,这就是人类智能的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与低等动物本能的群体主动存在相比的优势。

二、人为什么要穿衣服?——群体主动存在与经济

省略几段,全文见附件

回到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这个问题上,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这是因为,在生命的最初,生命个体的体温是变化的,天气热则体温高,天气冷则体温低。对于变温动物而言,低体温时行动缓慢,高体温时则行动迅速,而到了冬天则一动不动,陷入冬眠。与变温动物不同,恒温动物任何时候都行动迅速,在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进行生存竟争时,恒温动物体现出了更强的主动存在能力,它可以在冬天轻易的消灭变温动物。人类是动物,但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与其它低级恒温动物不同,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低级恒温动物会用长出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来完成它们的主动在,而人类则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文化性恒温导致了文化性恒温产品的出现,如用于居住的房屋,用于保暖的衣物、壁炉、空调、暖气、冬季供暖的热力企业、纺纱厂、织布厂、毛皮动物养殖业、皮革业、纺织机械、建筑机械、砖厂、钢厂、水泥厂、服装设计师、模特、时装发布会等。

穿衣服是人类与其它生命进行生存竟争时巨大优势的体现。其实人类最大竟争优势是智能与文化性的群体主动存在。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智能与文化性的群体主动存在不仅在对其它动物的生存竟争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在对同类的生存竟争中也有着巨大的优势。作者曾听过这一个故事,有一单纯某君,相信对别人好,别人亦会相同对待,直到某天其忍不住问道:“领导,我处处帮你,你咋处处踩我?”其领导答曰:“老子就踩你了,上面全都是老子的人,你拿我没法哪。”对于加入群体的人类个体而言,他们可以偷、抢、剽窃群体外部的人类个体的创造、成果,而且还可以大摇大摆的在被抢人面前炫耀。集群寻求群体主动存在的优势是巨大的,这就是人类集群(国家、国家联盟)与群体内的帮派、黑社会势力集团的来源。

人类智能与文化性的主动存在造就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人类的群体主动存在则造就了人类的政治经济学。政治是什么?政治是人类寻求群体主动存在的行为的总和[8]。马洛斯将人类的需要分成七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吃喝拉撒睡以及性构成了人类的生理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人类的交通、通讯、科技、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卫生、医疗、教育(学校)、艺术(健身、美容)、礼仪、伦理道德和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而人类安全需要则构成了人类的民族、党派、国家。从狭义上来说,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进行的交换活动。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类是一种有智能、有文化的有性繁殖群体,他们追求智能的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国家就是这种群体主动存在的实物表现。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个国家中的人类个体为了自身利益而从事危害其国家自身的主动存在的行为,例如通过向敌对国家贩卖国家机密、倒卖军火、或向国内贩运毒品等获利则会被国家法律定为犯罪而不能作为经济的内涵而存在,因此,经济应当被定义为:“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

三、政治经济学

英文中经济(economy)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οικονομα(家政术)。οικο为家庭,νομο是方法或者习惯的意思。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指治理家庭财物的方法。经济一词往大了去说就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也就是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生命具有主动存在特性,生命的主动行为只指向使生命得以存在,因此,在人类的交换活动中,每个人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物品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使用价值之间权衡、搏弈,希望用最少的耗费去获取最多的收益。也就是,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 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在人类的群体主动存在中,群体的管理者则希望这种交换的数量越多越好,交换的价值越大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经济是人类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的产物。

冬天来了,天气变冷,动物会用长出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来完成它们的主动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交换的数量越多,证明群体的主动存在能力越强;交换的价值越大,证明群体的文化越先进。文化性适应导致了文化性适应产品的出现。交换数量越多,证明用于居住的房屋,用于保暖的衣物,用于餐饮的炊具、厨具、餐具等物品越多,生产力越先进。交换的价值越大,证明用于移动的交通工具,用于通信的电子产品等的附加值越高,文化也就越发达。

在群体的主动存在过程中,群体的生产力越先进、文化越发达,则其群体的主动存在能力也就越强。例如群体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各种自然力(如洪水、地震、飓风等)将群体成员的房屋、炊具、衣物、粮食等摧毁,拥有强大生产能力的群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恢复。又如群体在遭受外敌威胁时,文化越先进,其武器就越强大、越精确、越高效,相对来说,其安全程度就越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哪个部落会拿着弓箭长矛去攻打一个拥有飞机、坦克、原子弹的国家。

政冶是什么?政治是人类寻求群体主动存在的行为的总和。人类集群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主动存在,因此群体的管理者自然就希望群体内部的交换的数量越多越好,交换的价值越大越好。而群体的管理者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去干涉、引导、促进交换的发展就成为政冶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四、结论

经济是什么?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经济是人类智能、文化性群体主动存在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9 15:22:42
“交换是指两个对象的某样属性发生转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交换是指两个主体各自拿出舍得的东西以求获取各自想要的东西(当然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9 15:30:33
神马玩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0 12:40:17
【经济是人类个体为了寻求其自身的主动存在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交换活动。】
觉得这句话里有一个词作者误用了。人类最初的以物易物的交换的不是由于法律的威吓,而是一种你情我愿的、道德框架内的约束,绝对不是什么【法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0 13:57:54
古今中外学界都有晦涩嗜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0 14:01:44
明明可以按照“定义项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的规则来写定义项,为的就是让人更容易看懂,但还是刻意去写得让人不知所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