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1385 2
2022-12-26
1980-2022年中国各城市逆温数据——绝佳的工具变量

一、数据来源:NASA

二、数据包括

1.EXCEL格式

2.shp格式

3.参考文献

4.汇总数据

5.变量解释

a7575f1305261d86a4e19af061e7718.png

f5e8442fbd35a29125baf3ea3f992d7.png

acdf4525a022ed6e74b73875315310c.png


三、指标说明:数据集分析自NASA MERRA2卫星数据集,原始数据为全球42个气压层次下的气温,以6小时/次的频率采集,数据集代号M2I6NPANA

date:日期year:年month:月day:日

省:省份名称

省代码:省份行政区划代码

市:城市名称

市代码:城市行政区划代码

县:区县名称

县代码:区县行政区划代码

T1_layer10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1_layer20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1_layer30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16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26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2_layer36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112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212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3_layer312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118 点近地第一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218 点近地第二层的平均气温

T4_layer318 点近地第三层的平均气温

T1_thermal_inv120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2_thermal_inv126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3_thermal_inv1212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4_thermal_inv1218 点根据一二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1_thermal_inv130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2_thermal_inv136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3_thermal_inv1312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4_thermal_inv1318 点根据一三层计算的逆温强度

thermal_inv_yesno12:根据一二层判断当天是否是逆温天

thermal_inv_yesno13:根据一三层判断当天是否是逆温天



附件列表

1980-2022年中国各城市逆温数据

大小:76 Bytes

只需: RMB 5 元  马上下载

1980-2022年中国各城市逆温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2-4 18:14:18
楼主你好,2022年只有一个月的数据,但是剩下的还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6-30 06:35:24
要获取并分析这份数据,首先你得确保自己理解了数据集的内容和结构。这份数据来源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MERRA-2项目,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温度观测结果,特别关注于中国的城市逆温现象。

**数据格式与内容:**
1. **EXCEL 格式**:通常包含了所有基础信息和数据。
2. **shp 格式**:这是一种用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可能包含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等。
3. **参考文献**:提供了数据来源的科学背景和分析方法。
4. **汇总数据**:可能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的结果,便于直接使用。

**关键变量解释:**
- date、year、month、day:时间维度,用于定位具体观测日期。
- 省、省代码、市、市代码、县、县代码:地理信息,用以区分不同地点的观测数据。
- T1_layer1至T4_layer3:分别代表四个时间段(0点、6点、12点、18点)在三个不同高度层次上的平均气温。

**如何使用这份数据?**
对于研究者或数据分析人员来说:
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值或异常值。然后可能需要将时间戳转换为更易于分析的格式。
2. **地理空间分析**:利用shp文件和GIS软件(如QGIS、ArcGIS),可以创建逆温现象的空间分布图。
3. **统计与模型构建**:对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计算平均温度差,识别逆温发生的频率。还可以尝试建立时间序列或回归模型来预测逆温事件。
4. **政策建议制定**: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提出科学依据的建议。

这份数据集对于环境科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都是宝贵的资源,能帮助深入理解中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你是相关领域的学者或学生,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工具变量选择,用于探索多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问题。在使用时,请确保遵循NASA的数据使用协议,并适当引用数据来源。

请注意,上述建议基于一般数据分析流程,具体操作可能需要根据你所使用的软件和分析目标进行调整。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您!如果您有更具体的问题或需求,欢迎随时提问。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