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要给本国货币去掉4个零
据新华社电 伊朗中央银行正向民众征求意见,打算更改本国货币里亚尔的名称并缩小货币面值,去掉“一串零”。
访问伊朗央行网站,可以投票选择“你最喜欢的本币名称”。备选方案包括古波斯金币的名称“图曼”以及“德列克”、“帕尔西”,现用名称“里亚尔”也是选项之一。这项网络调查同时询问访问者希望货币面值减少“多少个零”。根据伊朗伊斯兰议会11日批准的改革方案,伊朗ZF提议减少4个零。
伊朗现用货币最大面值为10万里亚尔,按照美联社16日的换算,眼下约合9美元。央行行长巴赫马尼说,最终方案需要提交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预计需要3年时间落实。美联社认为,计划缩小本币面值显示伊朗通货膨胀严重。伊朗官方数据显示,现阶段年通胀率为14%。不过,伊朗央行副行长卡扎维13日说,根据研究和经济理论,给本币面值减几个零不会加剧通胀。
经济观察报:伊朗推行货币改革 要步朝鲜后尘?
由于过去几年,伊朗的年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导致现行货币里亚尔不断贬值。伊朗ZF为遏制通胀继续蔓延,于7月11日宣布发行新货币的计划,即把本国现行货币票面值去掉4个零,推出新货币取代目前的里亚尔。
目前里亚尔与美元的汇率约为10000:1,而在20年前约为1500:1。里亚尔长期不断贬值导致伊朗钞票上的“零”越来越多,给民众生活造成不便。伊朗ZF认为,去掉四个零的新钞票使用方便,可以降低印刷成本,有利于治理通胀。据伊朗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伊朗银行一年定期利率在15%以上,高利率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也导致不少伊朗人不愿参加工作,宁愿选择“吃利息”维持生活。
虽然伊朗ZF两年前就开始酝酿货币“去零”计划,但实际进程缓慢,反对者不少。一些人认为,“去零”并不能解决通胀问题,伊朗经济症结不在钞票上的零,ZF应该下大力气去治理通胀,促进就业,而不是剪掉钞票上的几个零,而且去掉的零很快将回到纸币上。
朝鲜在2009年的货币改革失败可作为伊朗的前车之鉴。09年11月,朝鲜实现了自1959年以来的首次货币贬值,原朝鲜货币自11月30日起停止使用,在12月6日前更换新货币。朝鲜ZF规定新旧货币兑换比率为1比100。希望通过此举能应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并消除境内滋生的市场经济因素。
但通过货币重估真的能遏制通货膨胀吗?如果将所有商品价格同步降至货币兑换的水平,那么重估后并不会影响新货币的购买力,就不会改变供求关系,对遏制通货膨胀也就无济于事。而且,无论商品的重新定价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加剧通货膨胀。定价过高会削弱新货币的购买力,这相当于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定价过低 虽然会增加新货币的购买力,但也会助推抢购行为,因为货币重估损伤了公众对当局的信心,要趁着物价低时多买些东西储藏起来,这也会造成供不应求进而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次朝鲜货币改革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主导朝鲜货币改革的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也被枪毙。
有专家指出,货币重估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下下策,当一国ZF企图通过货币重估来治理通货膨胀时,往往预示着该国经济处在十分危险的失控边缘,货币重估不会遏制通货膨胀。由此看来,伊朗寄希望于通过货币改革来逆转通胀颓势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常由央行滥发货币引发。治理通货膨胀,应该从源头上控制央行的货币发行量。纸币本身只是一个记录符号,去掉货币面值后面的一串零显然无济于事。就好比在所有人民币面值后面添加1个万字,并不能让所有中国人立刻变成富翁。
减掉货币面值后面的四个零,或许能实现两个目标:降低印刷成本;减少因货币面值“零”太多带来的计算上的不便利,但是于治理通货膨胀,不会有任何正面意义。伊朗ZF此番做法,是否在制造一个币值提升的假象,以此为下一轮货币扩张提供货币面值上的空间?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通货膨胀问题不是货币的问题。不解决通货膨胀背后的人为因素,只在货币面值上做文章,徒增乱象。
关于伊朗货币改革的进展,欢迎各位提供资料和相关评论,好帖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