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7-20 16:52:09
**央行的构架就决定了其羸弱的独立性,货币超发当属必然,仅仅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就有数次严重通胀,没有发展到恶性是因为会动摇执政根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7:07:10
支持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7:09:13
早些年因为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央行采取多种措施要买进,造成基础货币增多,货币供给增加;后来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消费信贷如火如荼,商业银行在不断创造货币供给,央行也被拉了进来;到最近,美国在滥发货币,资源类大宗商品不断上涨,中国被动地发行货币。所以,中美两国都在滥发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7:17:28
是印钞机和临时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7:22:59
滥发货币 其实就是相当于洗劫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7:30:40
看着ZF笑  有人奸笑 有人苦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8:02:39
如果当初没有开动印钞机,而是经济也衰退了,萧条了,企业大量倒闭了,工人大量失业了,在我们这个缺乏社会保障的国家,老百姓日子难道好过?社会难道不会更动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8:22:48
1# zhengwenyi

不看,只是不小心看到标题忍不住火,这种文章还要在论坛发。

闭着眼睛都知道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8:42:51
zhxjin 发表于 2011-7-20 15:23
所以我担心20年后退休时2500元能否买一斤猪肉。温总要求要有首先血液,听到他调控猪价,我担心我们不得不吃瘦肉精猪肉了。广州的土猪肉38元一斤了。刚博士毕业时我对母亲说,她以前送我读书大概花费20头猪,我在20年内孝敬母亲20头猪钱,按目前价格一年6000元,估计是以后也还不起一头猪钱给母亲了。
感慨万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8:53:25
咳 中国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8:56:02
道理很有----------从整个国家来说,我们能这样也只能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9:51:14
经济学家嘴里,“货币泛滥”终于替代了“流动性过剩”这句弯弯绕的表述,实话实说了。本来嘛,本来就是靠加印纸币,靠激素疗法救市,靠输血维持生命体征的经济体,为了续写经济奇迹,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戳破那层窗户纸,不肯说自己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泛滥”,就是印钱投资。媒体只说美国人加印美元,制造贬值,掠夺别国财富。 我一向受不了官方媒体“鸡毛掸子倒着拿——硬杆打别人,绒毛抚自己”的双重道德标准。我年轻时管这叫“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说起别人家的事,浑身上下都是嘴;轮到说自己家的事,仅有的一张嘴都不往开了张。我们怎么真的就当起了长舌小媳妇,只敢隔山打牛地数落邻居家的鸡零狗碎,不敢数数自己家的钱柜、粮仓被盗了没?还是怕当家的男人横吧?怕说错了话挨板子吧?
常有愤青对美国滥印货币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中国与美国,到底谁家在滥印货币?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谁说了算?只能是数据说了算。2010年9月中国广义货币M2总量为69.64万亿人民币,超过10·5万亿美元了。而同期美国M2才8万亿美元。这也就是说,GDP仅有美国1/3的中国,流通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的总和(M2的含义),也就是法人和个人手里的钞票总额,已经超过美国30%了。我国有10·5万亿美元在境内流通,GDP3倍于中国的美国才有3·2万亿美元在其境内流通——别忘了,美元是世界货币,60%的美元是在美国境外流通的;而人民币呢?人民币几乎100%在中国国内流通。经济总量只有人家的1/3,货币总量却超出人家30%,还全在国内流通。到底谁的货币泛滥了?到底谁在开闸放水,稀释财富?
货币不过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通俗地说,就是你长的到底有多么高大,镜子里你也应该多么高大。货币变成了放大镜后,你照到的自己就是哈哈镜了——你满足于自己变得高大威猛,其实,满足的怕是阿Q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胜利法吧?一国货币如果泛滥了,其经济不怕被人怀疑有“诈糊”之嫌?一直以来,精神胜利总会付出实利受损的代价,爱面子难免要忍住肚子痛。用我已谢世老妈的原话说,就是“你若要人前显贵,你必定人后受罪”——注水稀释财富,货币洪水四溢,我们需要承受经济奇迹的高成本高通胀煎熬,甚至需要附加上民生痛苦指数。什么叫民生痛苦指数?“就是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菲利普斯语)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中外一比,你不难看出我国的货币泛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洪峰:目前我国的M2已达到GDP的 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你可能不知道,日本从来没有滥发过货币。中国从1992年起至今,含水的GDP年均增长率8·9%,而货币也在灌水,纸币的年均印刷量平均不低于23%,每年超出正常需求近150%!这么印票子,导致广义货币M210年内翻番450%,举世罕见。9月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前所未有的峰值(69.64万亿元),随即引发了学者对于货币泛滥的热议。经济学家们担心照此多印下去,泡沫继续升腾,势必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行长刚说过年内不加息,不旋踵即开始加息,不能不是物价轮番上涨的警讯,也不能不是紧缩货币的警讯。
重商主义曾误解了人们对货币的渴求,以为货币等于财富,甚至以为纸币越多财富也就越多。亚当·斯密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人们渴求的其实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的购买力,是购物权。他认为真正增加一国财富的不是名义价值,更不是纸币,而是低廉充裕的商品。斯密发现了降低成本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为什么?因为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但无所剩,仍不能积累起资本。正因为“国民真实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国民纯收入的高低”,而作为资本维持费的货币,是唯一会减少国民的纯收入的因素。斯密因而发现:“节省货币使用量就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加大货币使用量则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减少”——斯密的发现构成了货币金融理论的逻辑起点。无疑,只有这个伟大发现,才能解释眼下中国货币越发泛滥而民生越发维艰的两难困惑——国家印钱越多,老百姓购买力越低!货币泛滥不但不是财富膨胀,反而是财富缩水——先是1套小房子消灭1个百万富翁,接着就是水电油气、粮油肉蛋、瓜果蔬菜开始轮番削薄你的钱包,使你虽有所得但无所剩,被泡沫与通胀吞噬了财富!(转载)         PS:看了最新一期的郎眼(猪说了算),才知道尼玛我们天天喊着米国乱发货币,感情人家20年还没发超1倍,我们自己。。。。不想说了,确实是愚民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9:55:50
肯定是中国。
美国发货币,不但有全球市场来稀释,而且看了财经郎眼才知道,美国的第一轮QE几乎没引起美国国内通胀。
中国的水平。。。哎,除了糟践people,啥亮点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0:15:14
反正发的越多,它们掠夺的财富越多,这给谁也不容易抑制这种欲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0:20:59
想问个问题,如何衡量货币是否滥发?仅靠M2比GDP就可以说明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0:30:56
货币滥发确实是要慎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0:31:48
反正是没钱的人越来越没钱,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怎么发货币都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0:44:14
受教了,我的对策就是继续投资商业房产。货币会贬值,但房产在未来10年还是能保值的,赛过黄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06:28
都在加印,老百姓怎么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09:13
等我有钱了,我肯定也去买房。投资手段那么单一,炒股找死,炒汇不懂,还是买房好啊,稳赚不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11:41
都在滥发货币,但美国是在良性发展,中国在恶性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15:51
公众消费习惯和信用系统的发达程度决定了我们的货币乘数比美国要低的多了,这个应该考虑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05:31
那种渣渣节目的观点都还有人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07:59
both  两个巨人之间的博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25:19
天奕 发表于 2011-7-20 13:24
还是有明白人。
林肯的话送给某些人: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你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是永远无法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好像是这么说的:你可以在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在时间内欺骗一部分人,但是永远无法在长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谢谢,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29:41
76万亿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53:07
路过了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59:23
学习下,我也正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3:03:51
这么一比,的确是吓一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3:10:09
有主动的原因,也有外汇管制被动发人民币回收美元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