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俺气愤之余发了个关于博士生的帖子,被部分坛友教训了一番,颇有感触。感觉到博导还需要学习如何做一个人。
俺认识的博导们也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徒有其名,对学生根本不与关注,更有甚者,学生论文答辩前,老师连看过都没有。俺还听说,有些导师名下在读学生会一度达到20个之上,甚至连学生名字也对不上。
博导本应该是国家栋梁,是培养社会栋梁的栋梁,因为博导们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学术后继者的重要使命,理当呕心沥血。退而求其次,指导学生,是任务,责任,是最起码应尽的义务,不用上升到道德高度就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只是这个社会已经麻木了,高要求的博导们往往也招不到愿意被严格要求的学生。同样混个博士,谁愿意天天听你一遍一遍的说着改,改,改?
尽管如此,博导们还是应该做个人,完成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的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40223&page=1&from^^uid=20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