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5519 40
2011-08-05
中午路过报摊,被南方周末第一版这标题震撼,驻足观看,最终买下了这份报纸,权且给自己一个激励:我如果
不抓住机会,得过且过,那我后辈将会因我的懒惰而受到惩罚。同样,如果你,觉得一切都顺其自然,想因此就结婚,那么,如果你觉得你这样就算对孩子负责了,请在农村结婚吧。(台州农村结婚太早太盲目)。



我谈谈我看完报纸后一些感悟和人生历程。说实话,我看完,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将来的孩子会怎么走?救救我的孩子。其次,我才想到,我要自己救我的孩子,必须通过我个体命运的转型。

南方周末2011年8月4日 ,网址为http://www.infzm.com/content/618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5 13:25:12
我有感触的地方,便是报纸上写的和我人生故事演绎相同的地方,我先把报纸上的我赞同的原文选过来。

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这样的”,晋军说,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我成绩还好,因此曾经和一些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参加过竞争,期间,我接触的他们觉得都是那种家庭富裕,综合素养极高的。我甚至觉得我之前是坐井观天。不战,而退我之兵,亮剑,可心中早已知道结果。
在北京接触一个7岁的孩子,上学而思,很贵却质量很好的辅导班,他爱看书,滔滔不绝,他为人处世,很老道;回家接触另一个父母都是公务员的7岁孩子,虽然觉得他也挺灵气,但是终究没有北京孩子的霸气)
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连专科都考不上或不愿读的少年大有人在。廉思曾选取了河北一座普通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那儿浓缩了中国基层凋败的模样——马路上平常看不到什么人,一旦闹出点什么动静,一大帮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立即呼啦啦地从网吧、桌球室里涌了出来。
看着他们在转型期中国一小片弥漫着尘土与工厂粉尘的土地上挥舞着年轻的肢体,廉思开始觉得,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陷入停顿。(太像我家的那个乡村了,东南沿海的农村,城乡差距相对小的台州尚且如此,何况全国其他地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3:25:36
1978-1998年,北大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在20%-40%之间,19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期,三成多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彼时,中国正值社会结构松动,社会阶层流动活跃,底层成为这一阶段社会变革中的受益者。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最温暖人心的变迁。
(一位大学的党委书记,现在的他早已是人上人,但他很平易近人,因此说:小时候他饭都吃不饱,当时菜里的油水也少,怎么吃,还是饿。我很敬佩他是中国阶层流动的缩影。
另外,我有点替父亲感到遗憾,他没有抓住那个黄金时代。但我不是抱怨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毕竟,我的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投入120%,我觉得我对不起他给我交的学费,没有实现他的和自己的希望。
除此之外,虽然现在流动停滞了,但是,我还是要尽我所能为我将来的孩子创造优良的教育资源。一副担子,我父亲尽力了不能担,我会选择我担,不可以让将来的孩子替他的母亲遗憾或者因此受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3:25:50
超级中学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像抽水机般吸纳当地及周边县城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秀的老师,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
(以后,必须努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超级重点中学里去,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和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老师的杀伤力的不同。比如,我高中英语语法一直一头浆糊,直到,我去北京的新东方培训机构,它比学而思便宜,学而思开大班一小时几百,新东方一小时30元,结果,在老师惊为天人的总结中,我第一次学明白了英语语法。如果,我高考前就能碰到诸如此类的名师,那该是改变我命运的人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3:26:07
教育学者杨东平眼下正在研究北京小升初之现状。在他看来,这一义务教育的过程已然演变为竞争惨烈程度远胜于高考的竞技教育。
(当年,父母亲用全部家当让我进了城里的中学,乡村中学名声很次,老师不好,学生打架。这是个很英明的投资,我也没有浪费这个契机。我小学成绩很差很差,在城里的中学读书,慢慢慢的进上去了。中考时,我中考分数比小学那些尖子生还高,一起考进了省重点中学。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我适应了省重点中学的生活,而小学那些尖子生却好像不适应,高考时,虽然我考得不好,但是,他们考得还真有差的。)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是那种懂事努力,成绩稳扎稳打的女孩子,对于我这种孩子,你尽管给她创造条件,尽管给她压力!也有那些,进了好中学,却成绩一直很差,越读越差的,特别是男孩。这样就太浪费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3:26:24
这座城市与他从未有机会上过的超级中学一样,像抽水机般将最优质的资源、机会、人才与财富从四面八方抽离、集中。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这个国家过去二十载社会变迁的切面——税制改革与国企改革使资源向城市集中,财政收入向上级集中,基层ZF越来越弱,农村走向凋敝。
他的农村老家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节奏缓慢,机会寥寥。马路上,出现越来越多干脆放弃高考,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带着一种末世感追逐着当下;其他一些留守村庄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他们保守本分,复制着父辈的命运。
他不喜欢笼罩着家乡的失败人生的气味。
陆铭也回不去了。寒假回家,他与小学、初中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围坐在这位清华大学高材生旁边,那些在县城工作或从外地打工返乡过年的同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唯一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然保有向上的理想。
(父母和将来当为人父母的我们一样,都为下一代呕心沥血。献首诗给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让父母,让将来的孩子,过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