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年的艰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我成功被北京的一所211录取,坎坷的考博之路已结束,艰辛的读博之路已开始。
读博已在路上,此时的我深深的体会到博士生活的不易,且行且珍惜吧。看到好多人在分享自己的考博经历,付出的艰辛和苦楚就不和大家抱怨了,在这里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考博的经历和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毕业于山东一所双非大学,作为一个普通的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我坚信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于是本科毕业之后选择了考研,可考研事与愿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考研二战,二战考研终于上岸了。在读研期间就确定了自己考博的梦想,这个梦想一直伴随到现在,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始终没有放松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表了几篇论文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奖励,这进一步激励了考博的梦想。
1
备考经历
我觉得考博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学术兴趣。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喜欢科学研究,博士学位都是一个艰难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二,学术能力,是否有能力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是否适合从事学术研究;
第三,英语水平,博士需要阅读大量外国期刊,需要撰写英语论文,英语水平一定要好;
第四,忍受孤独。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孤独的过程。大家必须有耐力,忍受孤独。
第五,适当的年龄,对于读博,年龄的压力肯定是最大的压力,博士毕业最早也要28、29岁了。此时,本科、硕士毕业的学生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是博士生没有办法相比的,看着同龄人的人生进度,说自己不慌,是不可能的。
整个博士的复习备考中需要做好计划、真题和复习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制定备考计划。如果你打算考博,必须要制定严格的复习备考计划,备考计划要尽可能的详细,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复习什么、晚上几点休息等。我使用的是番茄todo app制定一些计划,大家可以试一下。
充分利用真题。真题不能只求做题速度,还要保证做题正确率,通过分析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来提高正确率。因此,可以按照3天1套真题的速度来完成。第1天按照考试时间来完成真题,第2天开始分析总结解题思路,尤其是自己的错题,分析了错题思路后,下一套遇到同样的题型就要改变思路。
英语学习。通过阅读来带动翻译能力的培养。以此来进行阅读和翻译的复习备考。熟练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大家的英语语感,而语感的提升,对于英语翻译来说,可以起到翻译能力提升的作用。要知道考博英语的翻译,讲究的并不是呆板的书面表达,有时候一些不经的阅读灵感很可能让你在一瞬间明白一句长难句的中文表达方式。通过阅读来扩大和巩固词汇量。通过阅读背影下掌握的英语汇则因为代入感的原因,掌握与记忆起来变得要容易得多,同样也比单纯的记忆方法要持久得多,印像较单纯记忆更加清晰。同时还可以借助阅读背景的关系,了解该单词的使用方法的作用。
专业课复习。首先要系统梳理,然后理解和记忆,可以自己整理笔记。一般院校初试考两门专业课,我申请的院校两门课是:经济学综合和金融学综合。说下我的经济学综合参考书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高宏业的《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综合的主要参考书有黄达的《金融》、弗雷德里克的《货币金融》、罗斯的《公司金融》等。

2
笔试经历
我报考的学校进行了英语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翻译和写作。试题难度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相当,考试时间为3小时。(符合以下条件可免试:英语托福成绩90分及以上;雅思(A类)成绩6.5分或以上;GMAT(满分800分):600分或以上;GRE(满分340分):310分或以上。
金融综合考试分为议论文题和计算题(总分7分,每题25分),经济学综合考试有3道议论文题和1道计算题,每题25分。议论题是结合与本专业相关的热点时事和政治或者给你一份材料进行材料分析,而计算题则是大家学习的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先回答重点,分清层次,有明确的规则,先算题,冷静分析,仔细核对结果,避免粗心出错。
3
面试经历
面试一般程序就是自我介绍、英语提问和专业提问,时间约20分钟。上述提到的面试复习中的问题基本都问到了,而专业知识提问比较少,老师更多关注的是你发表的论文,对你发表的论文展开讨论。我认为面试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自信和放松,自信和放松可以让你展现出更好的面貌,可以让你的答题更具有逻辑和感染力。当然紧张是必不可免的,关键是要克服紧张,这时候自信就至关重要了,自信也能帮你克服紧张情绪。
希望大家都能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相信付出终将会有收获!
如果你想了解经管考博咨讯及
可添加专业咨询
微信:jingguaners
(备注: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