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isme11 发表于 2011-8-10 11:42 
学校做“多元化”“多样性”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因为“平权运动”。在上世纪初,大部分学校从只招收白人 ...
首先。 从根据学生家庭收入这个基准, 或者简化点“多少比例的大学学生来自富裕家庭”。 假如以这个为基准,这还真的比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都要公平。假如算上毕业率,那就更不用说了。比如美国,最好的大学里面75%左右的学生来自最富裕的25%的家庭。
而美国那些大学招生多元化。 第一,不是所有大学招生都多元化的,就比如一些教会大学,而且教育质量超级好的,就只招收白人。
yale还是哪所学校的辩护,后来成为一个种族是不是作为入学标准里面的辩护就说过, 就说了,把种族考虑进去,只是为了提高多样化,就像他去招一个钢琴好的学生一样。而且在这个case最后判决的时候,也明确表示,大学爱怎么招生,是大学的事情,学校有权利利用学生去达成学校希望达到的目的。 上大学,接受平等的教育之类,也不是一个entitile right。种族配额更加和moral desert之类没有关系。
而且就算是英语系国家的公立教育体系,好的公立学校低价好贵,中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好的学校收择校费。恰好就是证明了斯科定律。
要是真想解决那些问题,还不如走教育卷, 并且开放教育市场。 而且更关键,承认学生本身的差异。 而最后的公立学校,就是用来兜底的,那些最后给淘汰的学生就去上吧。
moral desert 和entitlement 和expectation的区别,假如没有受过法理学教育,就查查字典。
他们是大多数,不代表他们就 entitle to 得到什么结果,比如接受一流的教育,比如大学里面他们就必须要有多少比例。 当然,有人假如愿意办所大学,说这所大学就只要穷学生,那是那所大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