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如何衡量代理成本也成了实证论文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目前来讲,主要有以下衡量企业代理成本的方法
-
第一类代理成本
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经典做法是使用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衡量,或者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之和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做法,如资产周转率,即营业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该比重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代理成本可能越小。
相关文献有:
- 戴亦一,肖金利,潘越.“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6,51(12):147-160+186.
- 叶康涛,刘行.公司避税活动与内部代理成本[J].金融研究,2014,No.411(09):158-176.
-
第二类代理成本
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经典做法是使用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衡量。
相关文献有:
- 孙红莉,雷根强.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财政研究,2019,No.442(12):87-101.
- 罗进辉,黄泽悦,朱军.独立董事地理距离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7,No.353(08):100-119.
- Jiang, Guohua, Charles MC Lee, and Heng Yue. "Tunneling through intercorporate loans: The China experi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8.1 (2010): 1-20.
其中,
jiang et al. (2010) 是这一方法的开创新文献,该文发表于金融学顶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目前引用量已经超过 1400.
为了方便大家研究,我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文件,包括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过程,以及最终可直接使用的代理指标。
下图展示了代理成本的年度分布,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