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张悦先生写的《挖,还是不挖——帝王陵风雨飘摇50年》(《南方周末》06.10.20 A3 版),我至今对郭沫若等人的做法感到羞耻(不才也是四川人,不过我那个老乡的人品本来就不好。与巴金相比,他真是川人的耻辱。),对宝贵文物的毁坏感到愤慨。
其实,好多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专家,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研究和窥宝的私欲,一些官员,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总是怂恿人们挖这挖那的。这和败家子有什么两样。有本事的后代,只会更加珍惜老祖宗的财物,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为祖宗的荣耀添砖加瓦。
我就很怀疑,美国人没有坟墓挖,怎么就那么强大呢?
即使将来我们的技术足以保证不会毁坏文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动那歪脑筋。我们所有的文史资料,不说实物,单单书籍,我们还有绝大部分没有整理研究,任其在仓库里一天天坏掉。如果我们想把这些资料都研究一遍,似乎也的好几代人。到那个时候,我们似乎要忙着和别人在火星上挣地盘了。
我们应该向前看,应该要创造,而不是向后看,刨祖宗老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