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Quintanilla, 2015)。数字经济的兴起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变革之一。然而我国目前有关于数字经济具体测度的研究相对滞后,有少量研究从我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与增加值的角度衡量数字经济总规模(康铁祥,2008),也有研究从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发展和数字交易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分省份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刘军等,2022),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这些研究止步于省级层面测度,目前尚缺乏针对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测度研究。因此,本团队借鉴刘军等(2020)的构建思路,结合城市层面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金融普惠两方面对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互联网发展”的测度,参考黄慧群等(2019)的方法,采用互联网普及率、相关从业人员情况、相关产出情况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作为测度指标;“数字金融普惠”的测度采用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编制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有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等顶刊上。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自主匹配和测度。
时间跨度:2000-2022年
数据范围:各地级市
数据指标:
省份
|
地区
|
年份
|
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从业人员占比
|
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
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
|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数字经济指数
|
参考文献:
[1]Quintanilla G. Exploring the M-Government[M]. Encyclopedia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2726-2734.
[2]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04):1401-1418.
[3]康铁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J].当代财经,2008(03):118-121.
[4]刘军,杨渊鋆,张三峰.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06):81-96.
[5]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包含内容: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