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工具、政策框架和沟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不是因为经济理论或美联储权力的变化,而是三大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通胀行为的变化,通胀与就业的关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策制定者错误地判断了“通胀与就业”的关系,也没考虑到“通胀心理”造成的不稳定影响,导致了长达15年的“大通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沃尔克和格林斯潘的领导下,控制通胀成为美联储的政策核心。
其次,正常利率水平长期下行。
最后,系统性金融不稳定风险的增加。
理解美联储的政策还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
美联储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有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将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早晨当他们的孩子们一觉醒过来时,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父辈曾经开拓过的土地。——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届总统)
160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瑞士和法国分别于1668年和1800年成立各自的央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简称美联储,承担了美国中央银行的职责。美联储包括一个在华盛顿拥有一般监督权力的理事会,以及12个拥有相当自主权的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分别设立在波士顿、纽约、费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城、达拉斯和旧金山。时至今日,美国的银行体系包含三种类型的银行:联邦特许银行、属于美联储成员的州特许银行以及非美联储成员的州特许银行,每种银行都有不同的监管机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