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4822 115
2011-08-25
最近自美债评级下降后,引发了一连串的经济衰退现象。今天日本评级也降低了。有爆发新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和金融萧条的前兆。这无疑会对未来几年内相关行业的就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最近的消息:瑞银拟全球裁员3500人,HSBC和BAML更是要裁员1万。高盛财报显示,本财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盈利8.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8.1亿美元相比大跌71%,为其1999年挂牌上市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 摩根士丹利同日发布财报说,其第三财季实现利润14.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顶级投行裁员后,接下来将是连锁式的反应,券商,咨询,银行,会计事务所的都会受业务量缩小,资金链断裂,行业萎靡的影响而纷纷裁员。而且我想从投行被FIRE掉的人也会加入求职的竞争军团吧。投行的人的履历和素质我想也不需熬述了,大家都知道进IBD有多难的。
不喜勿喷,只是给大家提个醒。未来几年内的就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甚至惨烈。所以为了金融就业前途好,薪金高而选择考研的同学们,请慎重!!!

看了同学们的回复,补充几点个人看法。

1.关于金融危机。此次债务危机与次贷危机之间存在直接的内在联系,而解决债务危机比次贷危机面临更大的难度、涉及更多利益实体间的权衡与调整。业界普遍认为,此次债务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时间将会更长。有些同学提出金融危机将会影响到所有行业的就业形势,不仅仅是金融。诚然,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各行各业都将面临着资金短缺,对外订单减少,内需不足的负面效益。不过,这种影响程度必然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国家垄断的资源行业毫无压力,对于供给日益短缺,人民需求旺盛的食品,交通,医疗等等,影响甚微。而房地产,因为刚性需求,波动也不会太大。而金融行业无疑将成为金融危机最大的牺牲品。

2.对于各个银行大幅裁员,削减开支方面,暂时没有涉及到中国的部门。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经济衰退必将渗透进中国的金融圈。外贸减少是必然的,国外注资撤离也是有可能的……

3.值得称赞的一点是,不少同学都表达了努力奋斗成为高端金融人才的想法。不管哪个行业的萧条与繁盛,高端人才都是紧缺的,这点事毋庸置疑的。现在中国缺乏的也正是高端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是,在工业设计与创新上是,在金融行业也是。但是成为高端金融人才可不是考一个名校的研究生就可以实现的。刚才说到金融危机,想必各位同学也有很多同学出国留学吧,我保守估计我就有3040个中学,大学同学在国外留学读研,而且几乎全是金融类,其中不乏Cornell,Dartmouth,Hopkins,新加坡国立等世界名校,他们大部分都是想毕业在国外就业,或者是在国外就业一段时间后,再回中国发展的。因为在国外进投行的机会要比国内大的多的多(Cornell的同学暑假就在UBS实习,他们大部分同学也可以找到IBD实习,这点国内再怎么名校也没得比)。而如今国外金融动荡,银行裁员缩招,在国外找工作的难度激增,将会有大量海龟回国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合作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有海外背景,英语流利的海龟们无疑将比国内的毕业生更有竞争力。(很多人有IBD的实习啊!!就业时太有含金量了,内地学生伤不起)相反,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各个学校却都在扩招,并推出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专业硕士。想成为高端金融人才,绝不是进一个所谓的名校就可以实现的,内地学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本来就广受诟病,学生素质也远不如本科生。在很多学校扩招的今天,更是让我对他们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怀疑,当然如果你能进高金,光华这样的学院还是可以和海龟精进们分庭抗争的。而考研的难度却有增无减,因为保研的名额原来越大,甚至有的专业已经不招统考生了。一正一反,冷暖自知。

4.个人认为现在的金融类考研存在着泡沫,而且很大。人大经济论坛简直成了金融就业论坛,关于讨论国内外经济问题,案例的帖子很少,大部分也是转载的。经管类名校的考研热度绝对超乎想象,就算是清华,上交这样的学校工科专业一般抱录比也在20%以上。而经管类专业却居然低于5%。只用了几年,国人的热情就一下子从计算机变成了金融,2000年时计算机大火,第一次网络泡沫的年代我想大家都还有印象吧,那几年毕业的计算机学生就业遭遇滑铁卢,报考时的热与就业时的冷,让很多考生唏嘘不已。我们转眼看看香港,香港本地中学状元多半选择读医科。而台湾的高分考生必然会去读台大医学系。再次不得不佩服,国人的一头热。(从中国出国的留学生学金融的比例也能可见一斑)从炒股到炒房,从计算机到金融,不知下一个会是什么。

5.浇了一盆冷水,说点鼓励的话吧。嗯,金融是个好行业,起点高,发展快,工作得体,收入丰厚。不过我觉得,现在有泡沫,性价比相对不高,报考需谨慎!(PS:从我们大学(某985)的学长的反馈情况下,最容易达到年薪30W的是IT,金融行业确实有高薪的,而且特别高,但是比例却没有大家想象的大,高端金融人才,必定只是极少数人的战利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25 08:24:58
在中国,当大家都去挤着干一件事的时候,就能预测到好事快变成坏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5 10:26:15
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5 11:02:39
最后比的还是老爹的实力,可怜大多学子浪费了父母的血汗换来了一声长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5 13:12:27
这个行业从来就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你不能胜出,势必会被淘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6 00:13:35
金融人材已经结构性过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