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AS专版
6330 33
2011-09-02
悬赏 10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我有一个问题请高手指导,在余松林主编的《医学统计学》的第44页到第46页中:已知一般中学男生地心率平均值为74次/分钟,标准差6次/分钟,为了研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心脏功能是否增强,在某地区中学中随机抽取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100名,得到心率平均值65次/分钟。经过u检验,得出的结果是:u=-16.67。然后书上的解释是: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律,U的绝对值16.67的概率P0.0001,也就是说如果样本是来自μ=74次/分钟,标准差σ=6次/分钟的总体,由于随机抽样出现样本均数(74-9)=65或均数(74+9)=83的概率0.0001。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得出的P值不是说明如果样本是来自μ=74次/分钟,标准差σ=6次/分钟的总体,由于随机抽样出现样本均数=65的概率P0.0001,而是说明如果样本是来自μ=74次/分钟,标准差σ=6次/分钟的总体,由于随机抽样出现样本均数(74-9)=65或均数(74+9)=83的概率0.0001。还有有一个几率的问题,一个袋子里装有100粒有四种颜色乒乓球——红、黄、绿、黑,红、黄、绿、黑的个数分别为10、20、30、40,这样当你随机抽取红、黄、绿、黑球时,它们被抽取到的概率分别为10%、20%、30%、40%,这样说我可以接受,因为球是被按颜色分成4类,可是第一个例子中,凭什么根据把算出来u值所对应的样本均数归到≤(74-9)和≥(74+9)的类别中而来算P值呢?谢谢高手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 02:52:19
此问题可看一下袁卫等人编的统计学教材你就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 09:20:35
一般的统计数书上应该都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 10:37:25
由于随机抽样出现样本均数=65的概率P≤0.0001
..
别的不说,对于normal分布,x=65的概率只能是零。。
京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 13:40:06
      在假设检验中,p值是指出现更不利于H0的结果的概率。这个例子H0是: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是来自一般学生总体。出现更不利用H0的结果是,样本均数≤(74-9)=65或均数≥(74+9)=83,这时计算这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是多少,计算获得是p≤0.0001。就是如果H0成立,那么样本均数出现≤(74-9)=65或均数≥(74+9)=83的概率是p≤0.0001,显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只能是样本不是来源于H0假设的总体。
      另一钟方法,可以把p值理解成抽样造成的差异的概率。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一是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二是本质的差异。在H0成立时,这种差异只能是抽样误差造成的,此例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p≤0.0001。显然不是抽样误差造成,只能是本质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 15:55:25
楼上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