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需要先搞清楚P值的概念,我引用贾俊平的《统计学》这本书中的概念来给楼主解释一下,也建议楼主来查阅这本书(第二版中在257页)
定义:如果原假设H0是正确的,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者更极端的概率,成为P值。
楼主你看,我们假设H0是正确的,在你的问题中也就是说抽样得到的那些中学生的平均心率,我们认为它是来自于“心率平均值为74次/分钟,标准差6次/分钟”的总体。这种情况下,我们测到了实际观测的“心率平均值65次/分钟”。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我借下面的图来解释一下:
我们得到的 实际观测的“心率平均值65次/分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在总体为 “心率平均值为74次/分钟,标准差6次/分钟” 的时候, “心率平均值等于或者小于65次/分钟” 以及 “心率平均值等于或者大于83次/分钟” 的概率是≤0.0001。也就是图中,在观测值向左/右尾部的全部概率(我用了一个单边的图,双边的就加上另外一边,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图是只是供参考,里面的数字是另外一个问题的)。
这个概率很小了,基本上不会发生。但是它现在发生了,那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原假设是错误的,因此可以拒绝H0.
不知道这样解释楼主明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