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为2011-2022年省级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时间跨度为12年,使用中国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编制(郭峰等,2020)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测算,目前为较新!资料包括原始数据、计算结果、计算代码及指标体系、参考文献,数据为面板数据,包括excel格式(也叫电子表格格式),stata等计量软件都可以直接导入,数据介绍如下:
(一)原始数据:
会计年度、省代码、省、年末常驻人口、邮政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市、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第三产业_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
(二)计算结果:
初始计算结果:会计年度、省代码、省、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数、互联网相关产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
由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只有2011-2022年的数据,因此数据集为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最终计算结果:省级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
(三)计算代码及指标体系:
资料提供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代码和指标体系,大家可以进行核对检验
(四)参考文献:
[1]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08):5-23.
[2]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3]彭红枫,谭小玉.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程度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17,52(02):125-139.
[4]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04):14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