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不相信眼泪! 要消除贫困首先要科学地理解贫困。
简单地讲,经济学中的科学部分是经济学中的真,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的认识范畴体系,经济学中的伦理判断部分是经济学中的善美,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如制度]的主观评价范畴体系。比如说现在社会分配不均,这就属于经济科学范畴;而说社会分配不均不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这就属于经济伦理范畴。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对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我都可以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观点和判断。但我决不能让我的道德伦理观影响我对客观经济存在的认识,包括我对已存在的及将要改变的经济发展变化及经济分配原则的认识。其实,前人的经济道德伦理观,有的已经固化为当今社会习俗,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我认为:凡是对客观经济存在的正确认识所形成的经济科学,完全可以不受个人的乃至其所生活的阶层和所生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观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理论中科学部分完全没有阶级性(党性),也应该完全超越阶级性(党性)的影响。但经济理论中的伦理部分,其实质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主观偏见及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我一再强调二者区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