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3年上市公司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计算Stata代码
前言:
原始数据的各项指标由楼主自行整理自权威相关数据库汇总而成,仅供参考使用。使用时请以自己获取的数据为主,并参考相关计算代码进行操作,即可得到自己的计算结果。
1、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选取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按以下程序筛选:
(1)剔除金融企业;
(2)剔除 ST、PT 企业;
(3)剔除财务和公司治理数据缺失的样本;
(4)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主要连续变量‚将处于0—1%和99%—100%之间的样本进行 winsorize 处理
(5)行业参照证监会2012年行业分类标准,制造业用二级行业分类,其他用一级分类来计算,分年度分行业回归
2、计算说明
用非正常的高管在职消费来衡量‚采用管理层在职消费与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高管预期正常的在职消费之间的差额表示(Luo et al‚2009)。预期正常的高管在职消费水平用以下模型估计:

其中‚Perksit为高管在职消费‚数据取自管理费用中扣除了董事、高管以及监事会成员薪酬、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① 以及当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等明显不属于在职消费的项目后的金额;Assetit—1为上期期末总资产;Δsaleit 为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PPEit 为本期厂场、财产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净值;Inventoryit为本期存货总额;LnEmployeeit为企业雇佣的员工总数的自然对数。
利用模型先对样本企业分年度分行业进行回归‚通过模型回归得到的因变量预测值即表示正常的在职消费‚实际在职消费与正常在职消费的差额即为非正常在职消费。
3.参考文献
[1]陈克兢,万清清,康艳玲,杨国超.自治性公司章程条款会沦为高管自利行为的保护伞吗——基于反收购条款的视角[J].会计研究,2021(11):102-113.
[2]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45(11):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