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测 让•梯若尔。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梯若尔1953年8月9日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19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素有法国科学家摇篮之称的法国理工学院。1978年,在获得巴黎第九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对经济学兴趣油生,他来到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8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以梯若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从1991出版之日起,梯若尔和弗登博格合著的《博弈论》便成为博弈论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研究生教材,为美国各个高校经济学系的博士课程所采用。
    自1980年代中期始,梯若尔和拉丰(Jean-JacquesLaffont)共同开创了激励理论的一个最新的应用领域———新规制经济学,并以两本经典著作《ZF采购和规制中的激励理论》(1993)和《电信竞争》(2000)完成了该理论框架的构建,确立了其在该领域的开创者地位。
    1999年,梯若尔在Econometrica发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我们究竟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对当时轰动整个学术界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终结者之声”,同时也是关于该理论最经典的综述。
    2002年,梯若尔出版著作《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在国际金融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以往针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大都通过“adhoc”(缺乏 微观基础)的模型推导而来,梯若尔认为这些建议只看到了问题的症状,而没有看到深层原因,资本自由化并不能医治百病。在该书中,梯若尔从最基本的假设出 发,考虑了国际金融体系下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关系对流动性和风险的影响,强调了市场失灵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果夫(Kenneth Rogoff)教授说:“这是第一本为国际金融问题提供了全面的严格的理论基础的著作,分析简洁,文字优雅,富有洞察力,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和缺点。” (摘自百度百科)
   让•梯若尔在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中获得了最高的呼声和占绝对优势的支持率,全球瞩目,颁奖结果的揭晓却让很多界内知名学者和喜爱尊敬梯若尔的读者为他的落选感到惋惜不已。这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虽然上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他对经济学锋芒毕露的天资才识让世人赞叹,大家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并不会因为这次评奖的落选而丝毫减少,因为这位年轻的诺奖热门候选人为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恢弘贡献,尤其在公司金融理论领域所造就的非凡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摘自“天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公司金融理论》” 
http://time.dufe.edu.cn/newbooks/2007-11-2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