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300 3
2006-11-15

【首尔消息】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历经四十年的工作后,“泛亚铁路(TAR:Trans-Asian Railway Network)”路线已确定为北部、南部、南北部和东盟4条。其中,北部、南部两条路线均经过中国境内。

  报道称,北部路线为韩半岛-俄罗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贯通亚洲北部地区;南部路线为中国南部-缅甸-印度-伊朗-土耳其,连接南部地区;南北路线为俄罗斯-中亚-波斯湾,连接南部和北部地区;东盟路线则连接东南亚国家和中南半岛地区国家等东南亚地区。这4条线路的总长度为8.1万公里。

  联合国驻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秘书长金学洙5日表示,“泛亚铁路”的28个当事国中,除朝鲜以外的27个国家的交通部长和副部长将在6至11日在釜山海云台釜山会展中心召开的“UN-ESCAP交通部长会议”上签署《泛亚铁路政府协议》。

  该协定中将包括,泛亚铁路的路线、以及为与轨道幅度不相同的国家之间运输集装箱改造线路等内容。

  UN-ESCAP设施科科长河东佑(54岁)称:“历经40多年的泛亚铁路工作,这次首次签订政府间的协定迎来了新的时代。以后剩下的主要课题将是连接国家间铁路、统一和简化列车过境程序等问题。”

此次会议上,还将讨论交通、物流和咨询业等方面的问题,将来自41个国家的交通部长、副部长和相关企业的人士参加,出席人数可达4300人。

  【东京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今后与中国签订进一步扩大经济与贸易关系的全面经济合作协定。不过他表示,签署协定的前提是需要中国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环境。日本经产省有关人士表示,日中经济关系紧密不可分,尽管目前有关这一协定的谈判还没有纳入具体日程表,将来势必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据《美国之音》报道,日本的每日新闻报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星期三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日中双方都从经济关系中得到利益,日本企业投资中国,为中国带来众多的就业机会,而日本经济也因此得到好处。安倍表示,日中经济关系将来要朝着缔结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方向发展。他还敦促中国政府遏制盗版、假冒产品多发的状况。

  日本经济产业省有关人士表示,与中国展开谈判涉及到各自国家的利益,谈判会出现意见对立的情况,预计达成协定将需要很长时间。全面经济合作协定涵盖的领域较自由贸易协定更为广泛,日本目前已经与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缔结协定,并即将与菲律宾、泰国签署协定。

【时事点评】我们知道,“泛亚铁路”是一条讨论时间已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洲际铁路”。

●“泛亚铁路”的重大意义

就其“重大意义”而言,我们不难从其“讨论”所花费的时间,“路线图”已经覆盖的范围,特别是将来可能延伸的方向,做出这样几种设想。

请大家注意这几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泛亚铁路”路线已确定为北部、南部、南北部和东盟4条。.............北部路线为韩半岛-俄罗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贯通亚洲北部地区;南部路线为中国南部-缅甸-印度-伊朗-土耳其,连接南部地区;南北路线为俄罗斯-中亚-波斯湾,连接南部和北部地区;东盟路线则连接东南亚国家和中南半岛地区国家等东南亚地区。这4条线路的总长度为8.1万公里。

●“泛亚铁路”沿北部路线的“延伸路线图”就是欧亚大陆桥

对这条“已经画出的”路线图,东方经济评论员想补充几点:

首先,对于北部路线、也就是朝鲜半岛-俄罗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这一路,如果将其延伸一点儿,就会经东欧、中欧、来到西欧,直到跨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

如此一来,“泛亚铁路”沿北部路线的“延伸路线图”,正是那条“仍然在讨论之中的”、从亚洲大陆的最东端朝鲜半岛,横穿整个欧亚大陆、并通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连接欧洲西端的英国之“欧亚洲际大动脉”

●甚至可能发展成一座联结日本、英国两个岛国的“欧亚大陆桥”

特别是,在“中俄日韩”已经在9月份开通了“环日本海”国际航线的情况下,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极大的可能是,欧亚大陆桥的“最终形式”很可能就是从日本、走“环日本海”国际航线,横跨整个欧亚大陆、通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到达英国的一条“往返”欧亚大陆的“欧亚大陆桥”;

●从土耳其开始,“欧亚大陆桥”有条件衍生出“第二份图纸”

其次,对于“南部路线”,现在的方案为中国南部-缅甸-印度-伊朗-土耳其;同样,由于土耳其在地理上联接欧亚大陆,在地理上,自古就有“欧亚大陆桥”之称,因此,“南部路线”到达土耳其之后,也可以走巴尔干半岛,绕过“美国势力渗透甚深的东欧”、沿地中海,直通西欧,再通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连接欧洲西端的英国。

显然,这是“欧亚大陆桥”有条件衍生出的“第二份图纸”。

●“第二份图纸”的另一种妙用,就是有机会扩展成一张覆盖“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铁路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第二份图纸”的另一种妙用就是就是“留有余地”:一旦中东和平路线图有所修改,从而自中东和平就是“华盛顿手中的巴以和平”的局限中走出来,实现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等国家、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区域和平,继而令中东和平进程有“实质性进展”,那么,从土耳其开始、“欧亚大陆桥”就有可能“另发一枝”,经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跨过窄窄的苏伊士运河,走西奈半岛,进入非洲大陆。

如此一来,这条“欧亚洲际大动脉”就可能在土耳其这个“欧亚大陆接合部”转身走进非洲大陆,这条“欧亚洲际大动脉”就很可能扩展成一张覆盖“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铁路网。

●如果.....那么,伊拉克“车站”恐怕很难标注在这份图纸上

请大家注意,如果华盛顿坚持其既定中东战略、坚持独自控制伊拉克、坚持自己对巴以问题的主导权的话,那么,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车站”、恐怕很难标注在这份图纸上。

“南北路线”很可能没有阿富汗什么事

还有,对于“南北路线”,也就是俄罗斯-中亚-波斯湾这一路。显然,就目前而言,“这一路线”中有个名词非常模糊,那就是用到了“中亚”这个区域性名词,而没有具体到哪个国家。

有消息说,为了安全,“南北路线”将从俄罗斯走“上合成员国的中亚国家”、在哈萨克斯坦与“北部路线”相交、再经“唯一不是上合成员国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土库曼、穿伊朗,一方面到达波斯湾、一方面再绕回巴基斯坦。

●只要华盛顿仍然控制着阿富汗,那么.........

在这里,我们想提请大家注意,如果按这一路线图修建“南北路线”,那么,只要华盛顿仍然“军事占领着”阿富汗,那么,在这张未来极可能联通三大洲的铁路网图上、很可能也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至少“阿富汗车站”的建设计划将遥遥无期。

值得指出的,东方评论员之所以如此评估,不为别的,就因为阿富汗也是个“美国已经占领、且绝不轻言放弃的”国家。

●极力阻止建设“伊拉克车站”、“阿富汗车站”的,将是华盛顿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这条“泛亚铁路”之所以暂时没有伊拉克与阿富汗什么事,倒不是因为“可着劲儿”建设这条交通网的“中、俄、东盟、伊朗、土耳其等不想将铁轨铺到“美国占领区”,恰恰相反,在我们看来,极力阻止建设“伊拉克车站”、“阿富汗车站”的,就是华盛顿。

●美国与伊拉克、阿富汗在经济上“无法充分互补”

在我们看来,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就以伊拉克、阿富汗这两个“美国占领国”为例,如果这个“泛亚铁路”建成,或者干脆扩展成了“欧亚大陆桥”、更或者是“欧亚非铁路网”,一旦伊拉克、阿富汗被挂在“铁路线”上的话,那么,它也就可以就近、沿着“铁路线”向欧洲、中国、东南亚提供自己可以生产的能源、换回自己无法生产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显然,一旦这种局面形成,“这两个国家”与隔着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美国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交换成本、远远高于与“铁路线沿途国家的交换成本”:毕竟“铁路”比飞机、轮船要省钱得多,也便捷得多。

显然,美国是富有,科技的确先进,但是,美国人的富有与科技上的先进,都是伊拉克人、阿富汗人所享受不到的。因为,除美国与伊拉克、阿富汗地理距离得太远之外,美国与伊拉克、阿富汗在经济上根本就无法“充分互补”,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才是伊拉克、特别是阿富汗日益成为华盛顿的“负资产”、而不是“正资产”的关键。

我们认为,在中东也好,在中亚、非洲也罢,不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或者是众多的非洲国家,能向外提供的“主要产品”都是能源、矿产等初级生产资料,需要进口的物资主要是生活用品、电子机械等生产资料。

●美国中东、中亚战略的“失败之源”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再加上经济结构的差异,美国的“高端经济”在经济上无法与中东、中亚国家“相对低端,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完全整合”、只好一味地企图从政治层面 、军事层面加以“恶补”、“强补”,在我们看来,这正是美国中东、中亚战略的“失败之源”。

我们认为,主要依靠军事占领、美元援助来维持对伊拉克、阿富汗、或者是中东、中亚、东欧影响力的华盛顿,其影响力必将随着这条洲际铁路网的开通、随着各国与“铁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欧亚大陆两端的”东亚与西欧经济体之经济整合、而迅速下降。

●中国、或者说是东亚国家的特有优势

然而,美国与地处中东、中亚、非洲国家在经济结构上的“整合困难”,恰恰是中国、或者说是东亚国家的经济优势。

有意思的是,以中国经济结构为例,在中国经济与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高度互补”的同时,还与俄罗斯、中东、中亚、特别是非洲的经济也有着“高度互补”的特性。

显然,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中国的“这种全面的互补能力”恰恰源于中国既是世界工厂、又具有一定的高技术产品与创新能力的这一“综合特征”。

●中国经济仅做世界工厂是不够的,必须在“高端经济”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经济仅做世界工厂是不够的,必须全力提升自己的经济结构,必须在“高端经济”中站有更大的份额。

但是东方经济评论员还想强调的是,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无法超越的。因此,我们认为,北京在必须努力改变这一事实之余,也必须努力利用“这一为人诟病的事实”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提升做好文章。

●“欧亚非铁路网”上的几个端点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中国东盟峰会就近期而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整合,如果我们看得远一点,那么,不论是中国东盟的经济整合,还是朝鲜半岛经济整合、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或日本人所称的环日本海经济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经济整合,中国与南亚的经济整合,或者将来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其实都可各自视作“欧亚非铁路网”的一个端点;

同样,在能源工业上、在高科技上同样具有自己特色的俄罗斯经济;在金融服务、在经济管理、在工业技术、高技术、消费市场上具有自己特色的欧洲经济;还有,有着丰富能源与矿产、有丰富人力资源、可以为东亚经济、欧洲经济提供阔市场的非洲经济;地处“欧亚非”中心地带的中东国家,也可以视为“欧亚非铁路网”的几个端点。

●实现“各个端点”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可以看出,包括中国、东盟、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可以相当程度地呑吐中东、俄罗斯、非洲的能源与矿产,这样一来,包括中国、欧洲、日本在内的庞大资金以及生产资料,就可以沿着“欧亚非铁路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找到投资部位,或是输出商品,或是与当地资源结合,在当地投资设厂,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各个端点”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同时,包括中国、东盟、俄罗斯、非洲、中东、中亚,就可以在经济整合中,尽可能地吸收欧洲、日本的先进技术;同样,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的相应优势产品,也可以“沿着铁路”交流到非洲、中东、中亚、东盟。

这就是说,这些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中东、中亚国家,或者干脆是地处非洲大陆的非洲国家,如果有相当一部分贸易产品可以通过“欧亚大路桥”、而不是单纯的海上航线与地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东亚、西欧这两大市场进行互通有无,那么,毫无疑问,不论是对极需能源、矿产的东亚、西欧经济体也好,还是需要生活用品、电子机械的中东、中亚、非洲国家而言,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节省的成本将是惊人的。

●“中欧俄”之间,中国与东盟、非盟的互动,都是着眼于这一“大战略”

如此一来,华盛顿想仅靠军事与经济援助来维持对这两个国家的控制,或者推面是广之,华盛顿想维持对中东的主导权、对中亚、甚至是对东欧的渗透力,就会比现在还要困难得多。

我们认为,中国在半个月内连续组织“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中国非洲峰会”,强化“中国欧洲战略对话”、并展开与日本、韩国的经济战略合作,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就要展开的南亚之行,特别是极力促进“泛亚铁路”的进程,本质而言,都是着眼于这一“大战略”。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也正是这种“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局面“存在着实现的可能性”,俄罗斯才会加快与中国的能源整合,法国总统才会将欧洲与法国的未来、与北京的未来视为一体;东盟10国领袖、非盟48国领导人才会群聚中国,共商大家的未来;韩国与日本尽管各怀心思,也愿意与中国一起协商东亚经济战略、展开经济合作。

●更重要地是努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各方都相信这种前景“有实现的可能”

对此,我们的感受就是:就这一前景而言,就如我们曾经讨论的“欧亚大陆能源结算运输综合体”一样,能够成功当然最好,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地是努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各方都相信这种前景“有实现的可能”,只有这样,各个国家才会将这一前景作为一个“选择项”,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而试图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取各自的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朗在伊核问题中之所以愿意冒着被美国核讹诈的风险配合“中欧俄”的全球战略起舞,朝鲜之所以总是在“中俄”最需要它有所表现的时候就大胆地表现一番,道理都一样:既是现实利益的需要,更是未来利益的需要。

我们认为,只要心存私心的“中欧俄”、能促进“欧亚非铁路网”上的心存私心的“各个端点”、像“心存私心”的伊朗、朝鲜那样、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朝着一个方向一起努力,那么,这个“努力的过程”比“最后是否成功”将更加重要。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中国也好,欧盟也罢,甚至俄罗斯,印度、日本等、所有想成为世界规则制定者的国家都一样,“参与这个过程”的本身,绝对就是一个“从各个层面”消减美国话语权的好办法。

●只要进一步地削弱了美元的地位,那么,对非美势力而言,这就是个巨大的胜利

在国际贸易严重依赖海上航线的今天,在国际贸易结算主要用美元结算的今天,把持着海上航线的“美军”与把持着国际金融的“美元”,无疑成了维护美国霸权的两根支住,两根“相辅相存”、“互为因果”的支柱。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各个端点”出于各自的利益、会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相互牵扯,但是,我们认为,只要“每个端点”、“每个国家”都能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地获得“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利益”,那么,最后就算是只取得了一个“共同成果”、比如说让石油“流过”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管道时,或者有机会从“石油美元”转化成“石油欧元”,或者有机会转化成“石油卢布”、“石油人民币”、“石油日元”、甚至是转化成“石油亚元”,总之,只要进一步地削弱了美元的地位,也就相当于削弱了美军,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军事优势,显然,这对所有的非美势力而言,绝对是个巨大的胜利。

●中国近期“内政外交”的指导方针

当然了,在这个“极可能覆盖欧亚非大陆的铁路网”没有成型之前,做好眼前的事,一边做好宏观调控,释放部分金融风险;一边做好军事斗争的充分准备、尽可能地实现“以准备战争的方式去阻止战争”;一边还要在上述“准备承接全面摊牌”的基础上,按已经公布的四条路线搞好“泛亚铁路”,从而沿着这个路线图搞好中国东盟经济整合,有效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有效地推进中亚经济整合,搞好与俄罗斯的能源、军事合作,加快以巴基斯坦为通道、联结伊朗、中东、非洲的能源走廊的建设,一边抓紧时间布局全球,一边“事实地”推动“欧亚非铁路网”进程,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似乎正是中国近期“内政外交”的指导方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22 21:30:00
好,泛亚铁路网的建成必将有力地推动泛亚经济统一体(亚盟)的建立,因为铁路网的建设问题不是纯粹的铁路建设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7 10:26:00
正如楼上所说,建铁路意义非凡啊。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军事政治问题,更关键的是战略问题。盘根错结才成永不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21:09:42
thanks   1# 金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