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瘟疫》英文版
《The Pandemic Century:One Hundred Years of Panic, Hysteria, and Hubris》
《人类大瘟疫: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作者 Mark Honigsbaum, 霍尼斯鲍姆
一本书囊括了一个世纪以来,数次疾病流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提供了海量信息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极强的可读性。
不仅通俗但严谨地介绍了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方面的必要专业知识,同时对疫病防控的策略和逻辑有非常好的阐述,很多部分读来真的有一种“破案解密”的快感。在科普之外,作者对每次疫情爆发相关的社会背景都有非常系统又细致的阐述。
--------------------------------------————————————
马克·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英国作家、医学史学者,现任英国城市大学讲师,曾执教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史,也曾担任《观察家报》首席记者。著有多部医学史作品,包括《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大流感流行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里,1830—1920》《热病之旅:探寻治疗疟疾之路》《与恩扎一起生活:被遗忘的英国故事和1918年流感大流行》(2009年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年度科学图书)等。
英国医学史学者马克·霍尼斯鲍姆
(Mark Honigsbaum)
,从事流行病历史与科学研究多年,先后任教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英国城市大学,著有《大流感流行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里,1830-1920》和《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等著作。他研究了人类历史上大量的流行病,包括鼠疫、流感、疟疾、鹦鹉热、蓝死病、军团热、艾滋病、埃博拉、SARS、寨卡,等等。
他发现,每次大流行病到来之时,人们几乎都会经历从傲慢无知到恐慌焦虑,再到歇斯底里的过程。在瘟疫面前,大多数人只能束手无策地陷入绝望或寻求宗教救赎,但也总会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相和攻克的办法。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学、免疫学、疫苗学、医药学不断取得进步,人类的疾病防疫体系也越来越健全,但据估计,自然界有160万种病毒具有流行或大流行的潜力,其中任何一种病毒溢出其原来的宿主,跳跃到人类身上,都可能酿成一场可怕的人间灾难。在全球化时代,瘟疫流行的速度也在急剧加快,一趟国际航班就可以让病毒跨越大洲和大洋,蔓延到全世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国际议题。
在《人类大瘟疫》中,霍尼斯鲍姆并未给出一个光明的预期,相反,他郑重地发出警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