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校长当年对北大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并且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乃至整个民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往事不忘,后事之师,蔡校长对大学的理念和改革成功,是否能为当今大学的主持改革的决策者以之为鉴呢?
在蔡元培看来,“大学”的含义非常清楚:“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就业,这其实也是100多年前普鲁士人威廉·冯·洪堡和他同时代的普鲁士教育改革家所提出的理论,研究学问应该是纯粹的、自由的,而不是功利性的、工具性的。
蔡元培在北大的这次改革中,最具影响力的改革措施无疑是他的用人制度,即“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蔡元培强调,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文凭和他的政治倾向来判断他的学术能力。为了说服陈独秀任北大的文科学长,蔡元培经常造访陈独秀居住的旅店,每次他总是坐在一个凳子上,耐心地等陈独秀起床。尽管陈独秀一再声称他没有担任文科学长的经验和资历,但最终还是同意先试着干三个月。……
他不再担任,正是有违他的理想与观念……